推进城市人口合理布局,助力大湾区建设

来源:金羊网-新快报 作者:彭澎 发表时间:2018-03-14 10:08

■彭澎

近日公布的《广东省人口发展规划(2017-2030年)》提出,2020年全省常住人口总量达到11400万人左右。规划提出,广州、深圳严格控制中心城区人口规模,适度增加佛山、中山、珠海、江门、肇庆和惠州市的人口集聚。

根据规划中公布的“全省城镇等级结构(2020年)”,到2020年,全省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各有两座。其中超大城市为广州、深圳,规模等级为大于等于1000万人;特大城市为佛山、东莞,规模等级为500万人-1000万人;大城市11座(包括中山、惠州、珠海、清远等),规模等级100万人-500万人;中等城市7座,小城市56座。

近日,国家发改委公布关于实施2018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要求全面放宽城市落户条件,继续落实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中小城市和建制镇要全面放开落户限制,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要探索租赁房屋的常住人口在城市公共户口落户。广东人口发展规划思路,与通知精神是一致的。

首先,广、深是超大城市的代表,人口均突破1000万人。按照规划要求,这两大城市要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契机,大力推动人口向新区、郊区适度集聚,着力提升中心城市功能,着力提高城市人口素质。

其次,佛山、东莞被定位为特大城市。一方面,两个特大城市要分担广深人口增长的压力,广佛同城化、广佛肇+云清韶、深莞惠+河源汕尾等规划,已经做出了初步探索。

另一方面,两个特大城市也需更加全面深入整合内部空间结构。既然定位为特大城市,就应有特大城市的理念和规划意识。如大佛山的整合已经进行多年,大力发展地铁网络是新阶段整合的主题;东莞的区和镇则要平衡都市化和工业化发展,要更加注意产城联动,在依托广深的同时,形成有辐射力的主城区。此外,佛山、东莞都以制造业发达著称,吸纳人口既要考虑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也要考虑产业升级的方向。

再次,在全省11个大城市中,虽然没有明确按国家标准再分两个层次,但实际上是有区别的。其中,珠海、汕头、湛江都是按中心城市的要求来规划发展的;而且,中山、珠海等大城市的人均GDP与清远、揭阳等地存在悬殊,大城市功能的布局和建设也就难以同一标准。因此,11个大城市的发展还要更加精细化的指引。

因此,要促进人口的合理布局,一方面要合理引导农业人口向城镇有序转移,另一方面要推动城市群人口集聚。正如规划指出的,人口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问题。广东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人口结构多样,人口形势复杂。因而,要在人口结构逐步优化和人口分布更加合理两者之间为全国提供典型示范,成为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的排头兵。

编辑:宏
数字报

推进城市人口合理布局,助力大湾区建设

金羊网-新快报  作者:彭澎  2018-03-14

■彭澎

近日公布的《广东省人口发展规划(2017-2030年)》提出,2020年全省常住人口总量达到11400万人左右。规划提出,广州、深圳严格控制中心城区人口规模,适度增加佛山、中山、珠海、江门、肇庆和惠州市的人口集聚。

根据规划中公布的“全省城镇等级结构(2020年)”,到2020年,全省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各有两座。其中超大城市为广州、深圳,规模等级为大于等于1000万人;特大城市为佛山、东莞,规模等级为500万人-1000万人;大城市11座(包括中山、惠州、珠海、清远等),规模等级100万人-500万人;中等城市7座,小城市56座。

近日,国家发改委公布关于实施2018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要求全面放宽城市落户条件,继续落实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中小城市和建制镇要全面放开落户限制,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要探索租赁房屋的常住人口在城市公共户口落户。广东人口发展规划思路,与通知精神是一致的。

首先,广、深是超大城市的代表,人口均突破1000万人。按照规划要求,这两大城市要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契机,大力推动人口向新区、郊区适度集聚,着力提升中心城市功能,着力提高城市人口素质。

其次,佛山、东莞被定位为特大城市。一方面,两个特大城市要分担广深人口增长的压力,广佛同城化、广佛肇+云清韶、深莞惠+河源汕尾等规划,已经做出了初步探索。

另一方面,两个特大城市也需更加全面深入整合内部空间结构。既然定位为特大城市,就应有特大城市的理念和规划意识。如大佛山的整合已经进行多年,大力发展地铁网络是新阶段整合的主题;东莞的区和镇则要平衡都市化和工业化发展,要更加注意产城联动,在依托广深的同时,形成有辐射力的主城区。此外,佛山、东莞都以制造业发达著称,吸纳人口既要考虑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也要考虑产业升级的方向。

再次,在全省11个大城市中,虽然没有明确按国家标准再分两个层次,但实际上是有区别的。其中,珠海、汕头、湛江都是按中心城市的要求来规划发展的;而且,中山、珠海等大城市的人均GDP与清远、揭阳等地存在悬殊,大城市功能的布局和建设也就难以同一标准。因此,11个大城市的发展还要更加精细化的指引。

因此,要促进人口的合理布局,一方面要合理引导农业人口向城镇有序转移,另一方面要推动城市群人口集聚。正如规划指出的,人口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问题。广东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人口结构多样,人口形势复杂。因而,要在人口结构逐步优化和人口分布更加合理两者之间为全国提供典型示范,成为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的排头兵。

编辑:宏
新闻排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