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限塑”遇尴尬还需强化疏堵结合

来源:金羊网 作者:阅尽 发表时间:2018-06-04 08:51

首席评论

□阅 尽

“限塑令”转眼实施10年了,效果如何?报载,记者在多地调查发现,在一些大型商场、餐饮企业,环保塑料袋有偿使用得以推广,不合格塑料袋难见踪影。但在农贸市场、小型商铺等,不可降解塑料袋依然大行其道。有些地方的菜市场内各种免费塑料袋大量使用。“限塑令”乃至部分地区试点的“禁塑令”仍难以完全推广落实。

时间是遗忘的“神助攻”。倘若不是媒体报道,恐怕已鲜有人记得“限塑令”了。通常所说的“限塑令”,即《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该文件于2008年6月1日正式推行,迄今已整整10年。

作为一项国家行政指令,“限塑令”推行10年,仍遭遇执行难的现实,确实令人尴尬。多年来,“限塑令”固然对一些大型超市起了一定作用——免费使用塑料袋的现象几近绝迹,但此范围的受限与减少,比之菜市场、餐馆、小商铺等大面积的运用,几乎微不足道,尤其是更广大的农村地区,免费塑料袋似乎完全不受“限塑令”的制约。10年之后,“限塑令”显然也面临何去处从的问题,是不了了之,还是推出“升级版”——采取更为严厉的行政举措?

以塑料袋、餐盒等为代表的“白色污染”对环境的危害有目共睹。从早年铁路两旁充斥的白色餐盒,到河流、街巷随地丢弃的各式塑料包装袋,以及农田广泛使用的薄膜,多年来塑料污染几乎无孔不入。土地退化,飞禽及大型海洋生物死于“塑料杀手”,类似案例不胜枚举,触目惊心。但塑料用品给人们带来的日常生活便利也不容否认,以至人们对其的依赖几乎难以剥夺。

显然,塑料用品的利弊兼具,也决定了对塑料污染的治理必须两者兼顾,即疏堵结合。一方面,要从政策鼓励的角度,尽快找到不可降解塑料用品的替代物,或以税收扶持,或以财政投入科技攻关,尽快推广使用新型环保包装用品。另一方面,强化执法力度,并在其源头的生产环节,切实加大监管与稽查。再好的行政法规,如果没有执行力也是零。

对“限塑令”的命运,舆论一直反应不一。有人觉得应取消,理由是既然无效,不如干脆弃之。但这显然太过悲观,亦是一种逃避。亦有观点认为,“限塑令”应尽快升级,但如何升级,不外乎强化监管与执行,这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但仅单方面强化执行力,而忽视市场及消费者的需求,显然是把问题过于简单化了。以往经验证明,凡是无视市场需求的行为最终都会出力不讨好。

显然,根据“限塑令”实施10年来的实际情况,必须从疏与堵的两头总结经验教训,既照顾市场需求,以政策引导开发与推广新型替代品,同时,又需强化限塑乃至禁塑措施的落地,像抓污染治理一样落实问责,如此方能避免放任自流。

(作者是本报首席员)

编辑:alan
数字报

10年“限塑”遇尴尬还需强化疏堵结合

金羊网  作者:阅尽  2018-06-04

首席评论

□阅 尽

“限塑令”转眼实施10年了,效果如何?报载,记者在多地调查发现,在一些大型商场、餐饮企业,环保塑料袋有偿使用得以推广,不合格塑料袋难见踪影。但在农贸市场、小型商铺等,不可降解塑料袋依然大行其道。有些地方的菜市场内各种免费塑料袋大量使用。“限塑令”乃至部分地区试点的“禁塑令”仍难以完全推广落实。

时间是遗忘的“神助攻”。倘若不是媒体报道,恐怕已鲜有人记得“限塑令”了。通常所说的“限塑令”,即《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该文件于2008年6月1日正式推行,迄今已整整10年。

作为一项国家行政指令,“限塑令”推行10年,仍遭遇执行难的现实,确实令人尴尬。多年来,“限塑令”固然对一些大型超市起了一定作用——免费使用塑料袋的现象几近绝迹,但此范围的受限与减少,比之菜市场、餐馆、小商铺等大面积的运用,几乎微不足道,尤其是更广大的农村地区,免费塑料袋似乎完全不受“限塑令”的制约。10年之后,“限塑令”显然也面临何去处从的问题,是不了了之,还是推出“升级版”——采取更为严厉的行政举措?

以塑料袋、餐盒等为代表的“白色污染”对环境的危害有目共睹。从早年铁路两旁充斥的白色餐盒,到河流、街巷随地丢弃的各式塑料包装袋,以及农田广泛使用的薄膜,多年来塑料污染几乎无孔不入。土地退化,飞禽及大型海洋生物死于“塑料杀手”,类似案例不胜枚举,触目惊心。但塑料用品给人们带来的日常生活便利也不容否认,以至人们对其的依赖几乎难以剥夺。

显然,塑料用品的利弊兼具,也决定了对塑料污染的治理必须两者兼顾,即疏堵结合。一方面,要从政策鼓励的角度,尽快找到不可降解塑料用品的替代物,或以税收扶持,或以财政投入科技攻关,尽快推广使用新型环保包装用品。另一方面,强化执法力度,并在其源头的生产环节,切实加大监管与稽查。再好的行政法规,如果没有执行力也是零。

对“限塑令”的命运,舆论一直反应不一。有人觉得应取消,理由是既然无效,不如干脆弃之。但这显然太过悲观,亦是一种逃避。亦有观点认为,“限塑令”应尽快升级,但如何升级,不外乎强化监管与执行,这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但仅单方面强化执行力,而忽视市场及消费者的需求,显然是把问题过于简单化了。以往经验证明,凡是无视市场需求的行为最终都会出力不讨好。

显然,根据“限塑令”实施10年来的实际情况,必须从疏与堵的两头总结经验教训,既照顾市场需求,以政策引导开发与推广新型替代品,同时,又需强化限塑乃至禁塑措施的落地,像抓污染治理一样落实问责,如此方能避免放任自流。

(作者是本报首席员)

编辑:alan
新闻排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