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座”一再发生,规则维护力何在?

来源:金羊网 作者:阅 尽 发表时间:2018-09-21 10:36

□阅 尽

高铁“霸座男”事件的喧嚣未息,“霸座女”又成舆论沸点。

近日,一段“霸座女”视频再度引发网上热议。在从永州发往深圳的高铁上,一位持过道旁座位票的女子,强行坐在靠窗座位上,无论乘客与列车员怎样劝解,该女子非但不让座,还一再强词夺理狡辩。无奈,列车员只得将原位乘客安排至其他座位。

对这种蛮不讲理、明显违背公俗良序的恶行,网络舆论是众口一词地谴责。这在多元的网络世界很少见,可以说,“霸座女”的行为惹了众怒。

而警方与铁路部门也很快回应,对“霸座女”周某某作出罚款200元的行政处罚,并将其纳入“黑名单”,在180天内限制购票乘火车。

但是,对“霸座女”的处罚,公众显然并不买账。网上跟帖显示,多数人都觉得这一处罚过轻,不少人还调侃称,“以后若买不到票,买个无座票,再去抢个座位或卧铺,即便罚200元,也挺划算”。类似调侃虽不无情绪化的味道,但由此亦可窥出这种处罚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

诚然,公众或许应体谅警方和铁路部门的苦衷。执法还须合法,依照现行法规,或根据对霸座行为违规程度的研判,有关部门只能作出这等处罚。重要的是,相关法规制度应尽快填缺补位。但人们仍有疑问,无论“霸座男”还是“霸座女”,为什么对其霸座行为的处罚都在成为舆论热点之后?而现场处置为何都那样软弱无力?

在需要规则的场合,违反规则就是对守规则人权益的侵犯。而作为公共秩序的维护者,若对违规行为不及时纠正,不仅是对违规者的纵容,亦是对受侵害者的再次伤害。所以,网上有人提出,被侵占座位的人应起诉铁路部门,这并非全无道理。

显然,对违规者不及时制止,所带来的社会示范效应会非常恶劣。就在这两天,网上又传出一段“霸座大婶”的视频,她买的是无座票,却要强占他人的座位,且振振有词,无理强辩三分。不禁要问,这究竟是为什么?各坐其位,按所购票位就座,这是长途出行的常识,为何现在却成了“问题”?无他,在某些人的眼中,正是盯准了执法者的软肋。我无赖,我怕谁?你又能奈我何?

社会的有序要靠每位成员的自觉守规,亦要靠对规则的强制性维护,两者缺一不可。对此,不少人存在认知上的误区。以为违法的事不能干,风险太大;但对日常公共规则,却往往并不在意,因为没有人太较真,即便遇到执法者,除了劝说,亦无他法,绝不会像国外那样由警察铐住手、强行带走再说。而维持秩序、规则的手段缺失,也使得某些人无公德亦无廉耻心,肆意践踏公序良俗而无所顾忌。显然,不只是铁路部门,整个社会都应反思如何让维护公共秩序的力量硬起来,而不停留于“劝说无效”上。

(作者是本报首席评论员)

编辑:
数字报

“霸座”一再发生,规则维护力何在?

金羊网  作者:阅 尽  2018-09-21

□阅 尽

高铁“霸座男”事件的喧嚣未息,“霸座女”又成舆论沸点。

近日,一段“霸座女”视频再度引发网上热议。在从永州发往深圳的高铁上,一位持过道旁座位票的女子,强行坐在靠窗座位上,无论乘客与列车员怎样劝解,该女子非但不让座,还一再强词夺理狡辩。无奈,列车员只得将原位乘客安排至其他座位。

对这种蛮不讲理、明显违背公俗良序的恶行,网络舆论是众口一词地谴责。这在多元的网络世界很少见,可以说,“霸座女”的行为惹了众怒。

而警方与铁路部门也很快回应,对“霸座女”周某某作出罚款200元的行政处罚,并将其纳入“黑名单”,在180天内限制购票乘火车。

但是,对“霸座女”的处罚,公众显然并不买账。网上跟帖显示,多数人都觉得这一处罚过轻,不少人还调侃称,“以后若买不到票,买个无座票,再去抢个座位或卧铺,即便罚200元,也挺划算”。类似调侃虽不无情绪化的味道,但由此亦可窥出这种处罚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

诚然,公众或许应体谅警方和铁路部门的苦衷。执法还须合法,依照现行法规,或根据对霸座行为违规程度的研判,有关部门只能作出这等处罚。重要的是,相关法规制度应尽快填缺补位。但人们仍有疑问,无论“霸座男”还是“霸座女”,为什么对其霸座行为的处罚都在成为舆论热点之后?而现场处置为何都那样软弱无力?

在需要规则的场合,违反规则就是对守规则人权益的侵犯。而作为公共秩序的维护者,若对违规行为不及时纠正,不仅是对违规者的纵容,亦是对受侵害者的再次伤害。所以,网上有人提出,被侵占座位的人应起诉铁路部门,这并非全无道理。

显然,对违规者不及时制止,所带来的社会示范效应会非常恶劣。就在这两天,网上又传出一段“霸座大婶”的视频,她买的是无座票,却要强占他人的座位,且振振有词,无理强辩三分。不禁要问,这究竟是为什么?各坐其位,按所购票位就座,这是长途出行的常识,为何现在却成了“问题”?无他,在某些人的眼中,正是盯准了执法者的软肋。我无赖,我怕谁?你又能奈我何?

社会的有序要靠每位成员的自觉守规,亦要靠对规则的强制性维护,两者缺一不可。对此,不少人存在认知上的误区。以为违法的事不能干,风险太大;但对日常公共规则,却往往并不在意,因为没有人太较真,即便遇到执法者,除了劝说,亦无他法,绝不会像国外那样由警察铐住手、强行带走再说。而维持秩序、规则的手段缺失,也使得某些人无公德亦无廉耻心,肆意践踏公序良俗而无所顾忌。显然,不只是铁路部门,整个社会都应反思如何让维护公共秩序的力量硬起来,而不停留于“劝说无效”上。

(作者是本报首席评论员)

编辑:
新闻排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