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于老,珍存不朽的精神遗产

来源:金羊网 作者:王石川 发表时间:2019-01-17 11:43

□王石川

我国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两弹一星”元勋、国家科技进步最高奖获得者、改革先锋于敏,于1月16日在京去世,享年93岁。于敏,1926年8月出生,天津宁河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原副院长、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上个世纪60年代,于敏刚崭露头角便服从分配,长达近30年隐姓埋名,钻研氢弹理论,推动我国成功试验氢弹。后又带领团队在二代核武器研制中突破关键技术,使我国核武器技术发展迈上新台阶。从“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到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再到改革先锋……每一个厚重的奖项颁发给于老,他都配得上、担得起。

致敬于老,致敬他在科研领域的巨大成就。同时,于老的精神遗产同样值得我们珍存。于老说过,“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足以自慰。”像于老这样的科学家,真正将个人命运融进国家命运之中,推动国家进步,呵护民族尊严。可以想象,如果没有原子弹、没有氢弹,也许就没有今天中国的大国地位。当前,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征程中,我们每个人的选择都不只关乎个体命运,还与国家前途息息相关。于老当年的选择,给我们以启迪。

致敬于老,致敬他的淡泊名利。据报道,于家客厅高悬一幅字:“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最为人称道的是,于老婉拒“氢弹之父”之称。“氢弹之父”,不是于老自称的,而是公认的。比如丹麦著名核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玻尔称赞于老是“一个出类拔萃的人”,“中国氢弹之父”。而于老则表示,“氢弹研制是一项大科学系统,需要诸多学科、各方面力量全面配合才能成功,我只是起了一定作用而已,氢弹总不能有好多个‘父亲’吧!”在争名夺利的浮躁社会中,这样的淡泊与高洁,这样的坦诚与豁达,不该被放大吗?

致敬于老,致敬他的求真精神。据科技日报报道,1970年,军管会进驻西北核武器研制基地,在一次会议上,于敏拍案:“你们就是把我抓起来,我也绝不能同意你们的意见。因为你们的意见不符合科学规律!”一向温文尔雅的于敏何以如此?于老后来解释,“如果当时他说一句假话,整个氢弹科研方向、路线将全部改变。”做科研首先要诚实,否则对不起科学,对不起真理,这是于老教给我们的。我们常说,“法官是法律世界的国王,除了法律就没有别的上司。”同样的逻辑,对于科学家来说,除了真理没有别的上司。

致敬于老,致敬他的开放意识。不同于其他核物理学家,于敏未曾出国留学过,是不折不扣的“土专家”。虽是“土专家”,但获得的成就堪称辉煌,回望来时路,于老完全可以“以土自矜”,但他偏不。于老说:“在我国自己培养的专家中,我是比较早成熟起来的,但‘土’字并不好,有局限性,对搞研究的人来说,‘土’是个缺点。”这种价值观同样启迪今人,不以土为荣,不盲目排外,也不封闭自我,这正体现了科学家的开放意识。实际上,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国家都必须葆有开放情怀,在科技领域也是如此,而不能抱持狭隘的民族主义立场。

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我们必须自力更生,但是不是就该闭目塞听呢?当然不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强调自主创新,不是关起门来搞研发,一定要坚持开放创新,只有跟高手过招才知道差距,不能夜郎自大。同时,我们也不能拒绝任何新技术,新技术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成果,只要有利于提高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我们都不拒绝。

“忆昔峥嵘岁月稠,朋辈同心方案求。亲历新旧两时代,愿将一生献宏谋。身为一叶无轻重,众志成城镇贼酋。喜看中华振兴日,百家争鸣竞风流。”这是于老在耄耋之年写的七言律诗《抒怀》。字里行间洋溢着爱国情怀,令人动容,也令人振奋。如今,于老辞世,重温这首诗,不免令人感慨万千。人固有一死,我们哀悼于老、致敬于老,最该做也最有意义的事情就是珍存他的精神遗产。

(作者是知名时事评论员)

编辑:宝厷
数字报
致敬于老,珍存不朽的精神遗产
金羊网  作者:王石川  2019-01-17

□王石川

我国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两弹一星”元勋、国家科技进步最高奖获得者、改革先锋于敏,于1月16日在京去世,享年93岁。于敏,1926年8月出生,天津宁河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原副院长、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上个世纪60年代,于敏刚崭露头角便服从分配,长达近30年隐姓埋名,钻研氢弹理论,推动我国成功试验氢弹。后又带领团队在二代核武器研制中突破关键技术,使我国核武器技术发展迈上新台阶。从“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到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再到改革先锋……每一个厚重的奖项颁发给于老,他都配得上、担得起。

致敬于老,致敬他在科研领域的巨大成就。同时,于老的精神遗产同样值得我们珍存。于老说过,“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足以自慰。”像于老这样的科学家,真正将个人命运融进国家命运之中,推动国家进步,呵护民族尊严。可以想象,如果没有原子弹、没有氢弹,也许就没有今天中国的大国地位。当前,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征程中,我们每个人的选择都不只关乎个体命运,还与国家前途息息相关。于老当年的选择,给我们以启迪。

致敬于老,致敬他的淡泊名利。据报道,于家客厅高悬一幅字:“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最为人称道的是,于老婉拒“氢弹之父”之称。“氢弹之父”,不是于老自称的,而是公认的。比如丹麦著名核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玻尔称赞于老是“一个出类拔萃的人”,“中国氢弹之父”。而于老则表示,“氢弹研制是一项大科学系统,需要诸多学科、各方面力量全面配合才能成功,我只是起了一定作用而已,氢弹总不能有好多个‘父亲’吧!”在争名夺利的浮躁社会中,这样的淡泊与高洁,这样的坦诚与豁达,不该被放大吗?

致敬于老,致敬他的求真精神。据科技日报报道,1970年,军管会进驻西北核武器研制基地,在一次会议上,于敏拍案:“你们就是把我抓起来,我也绝不能同意你们的意见。因为你们的意见不符合科学规律!”一向温文尔雅的于敏何以如此?于老后来解释,“如果当时他说一句假话,整个氢弹科研方向、路线将全部改变。”做科研首先要诚实,否则对不起科学,对不起真理,这是于老教给我们的。我们常说,“法官是法律世界的国王,除了法律就没有别的上司。”同样的逻辑,对于科学家来说,除了真理没有别的上司。

致敬于老,致敬他的开放意识。不同于其他核物理学家,于敏未曾出国留学过,是不折不扣的“土专家”。虽是“土专家”,但获得的成就堪称辉煌,回望来时路,于老完全可以“以土自矜”,但他偏不。于老说:“在我国自己培养的专家中,我是比较早成熟起来的,但‘土’字并不好,有局限性,对搞研究的人来说,‘土’是个缺点。”这种价值观同样启迪今人,不以土为荣,不盲目排外,也不封闭自我,这正体现了科学家的开放意识。实际上,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国家都必须葆有开放情怀,在科技领域也是如此,而不能抱持狭隘的民族主义立场。

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我们必须自力更生,但是不是就该闭目塞听呢?当然不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强调自主创新,不是关起门来搞研发,一定要坚持开放创新,只有跟高手过招才知道差距,不能夜郎自大。同时,我们也不能拒绝任何新技术,新技术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成果,只要有利于提高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我们都不拒绝。

“忆昔峥嵘岁月稠,朋辈同心方案求。亲历新旧两时代,愿将一生献宏谋。身为一叶无轻重,众志成城镇贼酋。喜看中华振兴日,百家争鸣竞风流。”这是于老在耄耋之年写的七言律诗《抒怀》。字里行间洋溢着爱国情怀,令人动容,也令人振奋。如今,于老辞世,重温这首诗,不免令人感慨万千。人固有一死,我们哀悼于老、致敬于老,最该做也最有意义的事情就是珍存他的精神遗产。

(作者是知名时事评论员)

编辑:宝厷
新闻排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