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淡了? 生活好了

来源:金羊网 作者:林润栋 发表时间:2019-01-28 13:35

又是一年春节,许多的人奔波在拥挤的回家过年的路上。中国人常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过年对于许多中国人来说,这既是民族传统的传承,也是文化基因里的一种“执念”。现如今,虽然这种“执念”仍然在发挥着作用——每到春节时,还是有许多人在抢车票回家,购置年货张罗过年,但也有越来越多的声音,说年味越过越淡了。

那么,到底什么是年味?对于不同的人来说,这个答案或许有所不同。有的人觉得,大年三十全家一起看春晚就是年味;有的人觉得,穿新衣吃大餐就是年味;有的人觉得,贴春联放鞭炮才是年味;有的人觉得,到处张灯结彩那种氛围才是年味。所以年味既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一种抽象的感知,但是归根结底,年味是一种仪式感。

以前人们的生活水平不高,许多食物、衣服等物质上的享受只有在过年时才能“奢侈”一把。比如笔者的父辈那一代,家里养了大半年的家禽,为的就是在过年这几天能吃上一顿肉。提早买的新衣服,也只有过年了才拿出来穿。对于他们那一辈的人来说,吃大餐与穿新衣就是过年的必备的“仪式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获得了高速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大大的提高,时至今日,对于许多人来说,吃大餐已经不需要攒个大半年才能吃上,想买的衣服,动动手指在电商平台上下单,很快就能穿上。以前只有过年才有的东西,变成了稀松平常的日常,那种仪式感便会逐渐消失,于是,人们就会觉得年味淡了。

除了物质的丰富外,科技的发展也削弱了这种仪式感。以前通讯不发达,在外打拼的游子与家里沟通较难,过年回家成为了与家人、亲戚沟通,维系情感的重要机会。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移动互联网的日益发达,今天几乎人手一部智能手机,当家里的爸妈甚至爷爷奶奶都用智能手机与你进行视频通话,能够通过社交软件与你实时的交换信息时,过年作为维系情感的作用被削弱了,其仪式感自然也会变更淡。

除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外,在交通建设方面,特别是我国高铁的建设,在空间上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在客观上也削弱了这种仪式感。据统计,到2018年底,中国高铁营业里程达到2.9万公里以上,超过世界高铁总里程的三分之二,是世界上高铁里程最长、运输密度最高、成网运营场景最复杂的国家。我国的许多城市都迎来了“动车时代”,从天南到地北,人们不再需要因为长达几十个小时回家路途而望而却步,比如以前从北京做火车到广州需要二十来个小时,如今搭乘高铁仅需八个小时,回家更快捷方便了,回家的次数也就多了,过年作为“回家”的仪式感也就相应的减弱。

科技与物质条件的丰富,还带来了人们娱乐方式的多元化。以前人们的娱乐方式比较少,往往只有在过年期间,才能通过各种聚会、民俗活动等满足与丰富娱乐需求。比如每年都被吐槽越来越不好看的春晚,相比十年前,甚至二十年,春晚真的变差了吗?其实不然,过去人们的娱乐方式较少,电视节目是最为重要娱乐方式之一,那时想在电视上看到如春晚这般集小品、相声、歌曲、舞蹈、杂技于一身的节目并不容易,自然就觉得好看。而现在,只需一部智能手机,就能满足人们看电影、追剧、上网、玩游戏等多种娱乐需求。娱乐方式多样化,也削弱了过年的“娱乐作用”,仪式感少了,年味自然也就觉得淡了。

实际上,影响人们对年味的感知还有很多因素,比如对往日时光的情怀,对某种特定习俗的记忆等。但是无论年味变得淡了还是浓了,老百姓的生活是在实实在在的变得更好,人们的幸福感也在真真切切的增加,而那,才是最重要的 。

(金羊网文/林润栋)

编辑: alan
数字报
年味淡了? 生活好了
金羊网  作者:林润栋  2019-01-28

又是一年春节,许多的人奔波在拥挤的回家过年的路上。中国人常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过年对于许多中国人来说,这既是民族传统的传承,也是文化基因里的一种“执念”。现如今,虽然这种“执念”仍然在发挥着作用——每到春节时,还是有许多人在抢车票回家,购置年货张罗过年,但也有越来越多的声音,说年味越过越淡了。

那么,到底什么是年味?对于不同的人来说,这个答案或许有所不同。有的人觉得,大年三十全家一起看春晚就是年味;有的人觉得,穿新衣吃大餐就是年味;有的人觉得,贴春联放鞭炮才是年味;有的人觉得,到处张灯结彩那种氛围才是年味。所以年味既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一种抽象的感知,但是归根结底,年味是一种仪式感。

以前人们的生活水平不高,许多食物、衣服等物质上的享受只有在过年时才能“奢侈”一把。比如笔者的父辈那一代,家里养了大半年的家禽,为的就是在过年这几天能吃上一顿肉。提早买的新衣服,也只有过年了才拿出来穿。对于他们那一辈的人来说,吃大餐与穿新衣就是过年的必备的“仪式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获得了高速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大大的提高,时至今日,对于许多人来说,吃大餐已经不需要攒个大半年才能吃上,想买的衣服,动动手指在电商平台上下单,很快就能穿上。以前只有过年才有的东西,变成了稀松平常的日常,那种仪式感便会逐渐消失,于是,人们就会觉得年味淡了。

除了物质的丰富外,科技的发展也削弱了这种仪式感。以前通讯不发达,在外打拼的游子与家里沟通较难,过年回家成为了与家人、亲戚沟通,维系情感的重要机会。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移动互联网的日益发达,今天几乎人手一部智能手机,当家里的爸妈甚至爷爷奶奶都用智能手机与你进行视频通话,能够通过社交软件与你实时的交换信息时,过年作为维系情感的作用被削弱了,其仪式感自然也会变更淡。

除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外,在交通建设方面,特别是我国高铁的建设,在空间上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在客观上也削弱了这种仪式感。据统计,到2018年底,中国高铁营业里程达到2.9万公里以上,超过世界高铁总里程的三分之二,是世界上高铁里程最长、运输密度最高、成网运营场景最复杂的国家。我国的许多城市都迎来了“动车时代”,从天南到地北,人们不再需要因为长达几十个小时回家路途而望而却步,比如以前从北京做火车到广州需要二十来个小时,如今搭乘高铁仅需八个小时,回家更快捷方便了,回家的次数也就多了,过年作为“回家”的仪式感也就相应的减弱。

科技与物质条件的丰富,还带来了人们娱乐方式的多元化。以前人们的娱乐方式比较少,往往只有在过年期间,才能通过各种聚会、民俗活动等满足与丰富娱乐需求。比如每年都被吐槽越来越不好看的春晚,相比十年前,甚至二十年,春晚真的变差了吗?其实不然,过去人们的娱乐方式较少,电视节目是最为重要娱乐方式之一,那时想在电视上看到如春晚这般集小品、相声、歌曲、舞蹈、杂技于一身的节目并不容易,自然就觉得好看。而现在,只需一部智能手机,就能满足人们看电影、追剧、上网、玩游戏等多种娱乐需求。娱乐方式多样化,也削弱了过年的“娱乐作用”,仪式感少了,年味自然也就觉得淡了。

实际上,影响人们对年味的感知还有很多因素,比如对往日时光的情怀,对某种特定习俗的记忆等。但是无论年味变得淡了还是浓了,老百姓的生活是在实实在在的变得更好,人们的幸福感也在真真切切的增加,而那,才是最重要的 。

(金羊网文/林润栋)

编辑: alan
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