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海英 图/春鸣
随着暑期结束,携娃出游的家庭已陆续回到家中,但暑期旅游遭遇的种种窘境却依然记忆犹新。学生放假带动家庭出行,致使部分热点景区纷纷“爆棚”,酒店涨价入住难,飞机高铁一票难求,扎堆休假让“休闲游”变“受累游”,假期“恶补式旅游”如何破解?(9月1日新华社)
“研学游”“亲子游”变成了“高价游”“受累游”!任何“恶补”的效果都不会好,一则让孩子身心疲惫,二则孩子未必能“消化”。虽然孩子集中游览了很多景区,但多少“诗和远方”最终能留在孩子记忆中?
目前几乎都是全国或全省(全市)统一安排学生假期,除寒暑假之外,没有多少长假可以供孩子们长时间出游,孩子只能选择在寒暑假集中出游,家长也只能在寒暑假“陪游”。
尽管2014年国务院就发布意见鼓励高校和中小学调休、增加春假,给孩子们增加了出游机会,但落实效果不理想。许多学校为了赶进度、提高成绩,在教学安排上没有预留春假。
同时,带薪休假制度落实效果也不理想。即使有的学校放春假,孩子也无法出游,因为家长不能带薪休假陪同。
有学校负责人建议,从暑寒假中掐头去尾各拿5天,分别设立春假和秋假,学生一年中增加了两次中长假出游机会,就不必在寒暑假“恶补”了。这是个好主意,但主要问题还是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