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就业的盘子尤须牢牢抓在手上,以就业的稳定来保障居民基本生活水平、兜底贫困家庭基本收入来源,将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民本工程的影响降到最低。
3月27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加大脱贫攻坚项目开工复工进度,帮助贫困劳动力尽快返岗就业,对因疫情返贫致贫人员及时落实帮扶措施。时至当前,脱贫攻坚工作已经进入决战倒计时,特别是受疫情叠加影响,推动中小企业复工复产、帮扶贫困劳动力就业面临着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繁重的任务。如何保障好就业稳定,更好地推动就业工作,成为各地应当全力解决好的紧迫课题。
提振消费活力,注入就业“源头活水”。消费需求与就业直接相关。特别是对于零售和服务、旅游、生产制造等行业而言,消费水平称得上是就业的“晴雨表”。消费者乐意走上街头买买买,周末假日愿意携家人到景区游游游,都会从根本上拉动就业,带来消费和就业的“两旺”。近段时间,一些地方就推出发放商圈消费券、景区优惠卡、组织干部走上街头带头消费等措施,都是刺激消费的多元实践。只要消费旺了,人气回来了,就业需求也会自然增加。因此,刺激消费也是拉动就业的“双步棋”,需要步步走稳走好。各地应持续推出刺激消费的真招、实招,通过优化服务、改进消费体验等方式,进一步激发社会消费潜能,进而促进中小企业用工需求,出手搭建就业桥梁,化解好疫情防控下的普通劳动力特别是贫困地区人口的就业难题。
力促稳岗就业,提供就业“供给保障”。企业是用工的主体。推动企业复工复产的深层次意义,便是在保生产、保经济、保岗位。疫情发生后,从国家层面出台稳岗就业政策,到各地方因地制宜,推出企业复工复产具体实践举措,均有效保障了贫困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但是,也要认识到,随着全球疫情加速变化,防疫之弦只会更严更紧,推动复工复产、稳定企业发展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对此,采取定向帮扶措施,尽快帮助贫困劳动力返岗就业,对因疫情返贫致贫人员及时推出纾困解难办法,加大公益性岗位临时安置,推动贫困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对外出务工的群体持续做好“点对点、一站式”返岗复工服务,都是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中需要加紧落实好的重点任务。
加大就业扶持,全力固牢“就业底盘”。政策可以起到管长远、管根本的功效。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大考”下,固稳就业的“底盘”,需要加快建立同疫情防控相适应的就业保障措施,以政策的特殊力量扬鞭就业的“马车”加速奔跑,拉动脱贫攻坚提速快跑,坚决做到脱贫重任期到必成。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强化稳就业举措的实施意见》,从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引导农民工安全有序转移就业、加强困难人员兜底保障等多方面加快恢复和稳定就业,为各地稳岗就业指明了方向,打开了思路。各地应将稳就业与脱贫攻坚大局紧密结合起来,压实就业工作责任,加大督导落实力度,持之以恒固牢“就业底盘”,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增加筹码。
决战脱贫攻坚是一场必将载入史册的宏伟壮举,但也必然是一场充满挑战的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特殊时期、关键时刻,战“疫”和战贫两个战斗要一起打,两场硬仗一起胜,以决战决胜的勇气,向着胜利发起最后的总攻、冲刺。(金羊网文/周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