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考察调研期间,习近平总书记鼓励中小企业迎难而上、克难攻坚,强调要帮助中小企业尽快恢复生产并有新的发展,为广大企业渡难关加油鼓劲。
中小企业稳则全局稳,中小企业活则全盘活。中小企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大量社会就业和基层劳动力,中小企业的发展稳定,事关经济社会大局,事关民生工程建设,事关脱贫攻坚重任,需要牢牢抓在手上,须臾不可放松。
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中小企业面临着资金链紧张、产供销受阻、人才力量紧缺等系列问题。为打通“疫梗阻”,从中央到地方,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从工信部推出20条举措支持中小企业复工复产渡过难关,到各地方因地制宜、细化措施,推出务实有效的针对性帮扶方案;从全国上下一盘棋,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保障企业物流、人力流通,到地方开通企业办事、审批等“绿色通道”,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一件件帮扶措施应需推出,一项项惠企举措精准落地,有力提振了中小企业的发展信心,对推动企业战“疫”和发展双促进、两不误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尽管在当前“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疫情防控要求下,包括餐饮、旅游、文化产业等在内的一些行业领域需要更加谨慎以待,对复工复产有着较高的标准,但是各地都在按照分区分级的管理思路,加强过程管理,科学有序推动中小企业复工复产达产。截至3月29日,我国中小企业复工率已达到76.8%。而这一数据,随着我国疫情形势的持续向好,各地管理的更加精准有效,还将持续上升。因此,在政策“组合拳”的加持下,推动中小企业尽快恢复“元气”、步入正轨,我们有信心,也有实力。
扶持中小企业,政策护航还需再加力。中小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普遍较弱,需要在政策方面持续加大帮扶力度,推出更多硬招实招真招。尤其对于地方来说,需要走进企业、调研市场,多倾听企业主体的诉求和建议,加快补齐用工缺口、降低融资成本、优化营商环境,畅通渠道、打通“堵点”,将中央推动中小企业复工复产达产的好政策抓实抓细抓落地。要进一步为中小企业减负松绑,在减免企业社保费和实施企业缓缴住房公积金等系列财税、金融等政策上下持久功夫,补齐资金链、保障技术需求,以实质性的帮扶,进一步提升中小企业发展的内生动能。
扶持中小企业,定向服务还需再精准。在我国,中小企业体量大、涉及领域广、行业种类多,疫情防控大背景下,中小企业的困难和问题不尽相同,需要做足“绣花功夫”,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才能真正解除中小企业的发展难题,助其抛开后顾之忧,全力搏击市场拼搏未来。与此同时,还需紧跟时代步伐,打开发展思路,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等专项行动,推动中小企业实现数字化管理和运营,提升智能制造和“上云用云”水平等,从根本上增强其发展后劲。
祸兮福之所倚。中小企业面临的困难只是暂时的,广大中小企业要充分发扬好企业家精神,激发自身灵气、活力,迎难而上、自强不息,把稳前进的“方向盘”不动摇,笃定战胜眼前的困难,进而赢得更大的发展主动,推动中国经济劈波斩浪、行稳致远。(金羊网 文/周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