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出版的第11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问题》。文章指出,目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有一些短板,必须加快补上。要聚焦短板弱项,实施精准攻坚。
扶贫攻坚,既是民生问题,也是民心工程;它是一种责任,更是检验作风担当的一把标尺。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党中央在人力、物力、财力的不断的加大投入,脱贫成效已然有目共睹。诚然,一个地区的贫困问题,往往是自然环境和人文条件、历史根源和现实原因等因素复杂交织的结果。要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效,跑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一公里”,需要各级党委和政府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各级领导干部要咬定目标、真抓实干,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不懈奋斗,谱写好脱贫攻坚中国梦的美丽篇章。
补足思想认识“短板”,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根据“木桶定律”,我们知道,一只木桶能装多少水,不取决于最高的木板有多高,而取决于最短的木板有多短。毫无疑问,在脱贫攻坚的整个进程中,“木桶定律”同样适用,尤其是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切实增强紧迫感使命感,只争朝夕、担当担责、主动作为,科学分析贫困地区的发展潜力,因地制宜寻找贫困地区的致富门路,以背水一战、决战决胜的坚定决心和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顽强斗志,方能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用好扶贫帮扶这一技术活。
补足产业后续“短板”,做到“稳中求进、稳中有变”。正所谓,“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只要朝着明确的目标稳步前行,就一定能胜利完成任务。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也是脱贫的主要依托。衡量全面小康社会建成与否,既要看量化指标,也要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状态和现实获得感,这个获得感源于以产业扶贫激励内生发展动力,在于促进贫困个体(家庭)与贫困区域协同发展,根植发展基因,激活发展动力,阻断贫困发生的动因。把农业产业的发展和贫困户增收致富有机结合,以产业发展之手,找到增收突破口。
补足精准发力“短板”,做到“既接天线、又接地气”。事实上,补短板不是不加区分,更不是胡子眉毛一把抓,需要抓主要矛盾、看主要方面,注重事关全局性、长期性、基础性、根本性的范畴,也要注重眼下迫在眉睫的小事、要事。这就需要在补短板的着力点上,把党的方针政策理解透彻,贯彻落实好,找方法、找出路,端正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亦得做好老弱病残贫困人口、深度贫困地区、生态环境、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方面扶贫攻坚“硬骨头”,让脱贫攻坚成效更有质量。
补短板方能利长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历史性成就,是我们党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突出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加强组织领导,加强责任落实,转变工作作风,打造新引擎、培育新动能、拓展新空间、构建新支撑,“补短板”看脱贫攻坚完美收官。(金羊网文/鱼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