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尽
高考放榜,几段“考上清华女生跪谢爸爸”的视频也火了。骄阳下,衣衫褴褛的男子正捡拾饮料瓶,一名女孩跑来,哭喊着“爸爸,我考上了”。同样的一幕也出现在工地和医院,穿校服的女生不变,但爸爸则在建筑工和植物人之间转换。
寒门学子金榜题名,这话题本就撩人心。何况,孩子争气又懂感恩,多少人看后不禁抹泪!几段视频因此获得超百万点赞。但很快有人发现,几段视频同一个女生,爸爸却有三位!质疑一发,顿时炸锅。原来是摆拍啊!于是,造假、骗流量等诟责声汹涌而起。
舆论潮中,视频被下架,拍摄者承认是摆拍,但又很委屈:为了传播正能量,我有错吗?在其看来,只要动机和出发点不错,造点假也大可宽谅。笔者忍不住断喝一声:你,真错了!
传播励志精神也好,弘扬善与美也罢,最基本的一点必须真实。虚假的标签不但不能增添正能量,相反,只会玷污其声誉,引起公众反感。类似教训实在太多。为何有些地方树的所谓典型、榜样等,既不令人信服,更起不到“见贤思齐”作用,归根结底,就是“太假”!
自媒体时代,摆拍抢眼球博同情、消费爱心的“小品”盛行。假如标明“虚构创作”,倒也无妨。但许多视频故意混淆真假界线,让人错以为是“真人真事”,由此骗取打赏或流量收益。然而一旦画皮被揭穿,就难免遭公众唾弃。“网红”翻车声名扫地的案例不少,有心者戒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