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提升党的建设工作质量和水平,推动高校高质量发展,是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努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有力保障。而完善党组织设置,严格标准、突出重点,抓好发展党员工作,建强党建工作力量,创新活动方式,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就能更好服务于高等教育改革发展。
高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是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重要阵地。早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为此,强化高校党建是夯实好立德树人之基。
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党在高校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教育、管理、监督、服务师生党员的基本单位,担负着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高校基层的重要职责。毋庸讳言。当前,大学生群体在政治认同方面主要存在政治性问题认识不清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籍此可见,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基础进一步夯实,充分发挥好党建引领作用,就能更好服务于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形成潜移默化作用。
高校是立德树人主阵地,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育人环境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那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努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突出政治标准精准选好干部,强化整体功能科学配备班子,落实从严要求完善管理机制,加强高校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等,抓住“关键少数”和管“绝大多数”相结合,牢固树立起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自觉肩负起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政治任务。
“把方向”就是要强化思想引领,增强高喜校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时代变迁,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和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的过程中,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人们价值观多元条件下,各种思想文化交融、交锋日趋频繁,高校意识形态日益复杂化当下,其面对的是未来社会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和领军者,直接影响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根本任务,夯实好党建之基,就能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夯实好立德树人党建之基,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归根结底靠人才、靠教育。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和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相信,只要把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到实处、落到细处,办好教育就有了根本保证,就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政治保障和有力人才支撑。(金羊网 文/鱼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