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当一首首关于中秋的诗歌再次在耳边回响时,时令已经秋天的中间。此时,秋风乍起,瓜果飘香;此夜,天悬银盘,月洒清辉。每每念到“中秋”一词,我的唇齿之间便要滋出许多鲜味,生发出“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的惬意。
中秋节是中华民族仅次于春节的、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早已融入了中华儿女的血脉和灵魂之中。《礼记月令》就有云:“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唐书太宗记》也有记载:“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随着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日益扩大,海内外中华儿女及外国友人也用不同形式庆祝这一中国传统佳节。
天上月圆,地上人圆。“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自古以来,中国人对月亮都有一种特别的情愫,望月情怀和思归之情一直都密不可分,被紧紧糅合在一起。中秋之夜,漫步在如水的月光下,思乡之情总会油然而生,游子们对团聚的一种怀念和向往、对亲人的一份深切思念和牵挂,诉说着亘古不变的乡愁。八月十五,天上的那一轮明月,盘子里圆圆的月饼,不仅给漂泊的人们提供了团聚的契机和理由,更折射着社会公众对中秋所蕴含的文化价值的推崇。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今夕何夕?想月、看月、品月、赏月……中秋的明月早已经在国人心中成为了一种图腾、一种象征,寄托着炎黄子孙美好的祝福,幸福的憧憬。。而在一个流动化的中国,“天下征夫尽思乡”的话题总能引发更多的共鸣。无论在故土,还是在他乡,团圆才是中秋最好的节日内涵。然而,在中秋月圆之夜,戍边的战士、枕戈待旦的消防官兵、为追求美好生活在异地打拼的人们,将个人命运与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在国人享受温馨甜蜜的团圆之夜之时,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他们的精神尤其值得褒奖和赞扬。
传统节日是民族生活和民族精神的典礼和仪式,承载着民族文化的血脉延绵不断,流淌出民族独具的、宁静致远的精神气质。中秋节是一个盛大的传统节日,在千百年来的演变中,也形成了许多的习俗,而这些习俗和文化也凝结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和密码,成为中国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珍藏。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的美好传说,吃月饼、赏桂花、烧塔、品香柚中秋习俗,可谓琳琅满目、异彩纷呈,这些从农耕文明时代走过来的习俗文化不仅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反映了“天人合一”的丰富内涵,即便到现在依然有很强的历史穿透力,因此作为每一个中华儿女,作为文明、文化建设部门,必须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利用新的介质,将中秋习俗文化发扬光大,让我们地方传统节日文化向世界传递出“中国价值”。
在月洒清辉中感念家国情思之际,更需要涵养优良的家风。“阴晴圆周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中秋月明、亲人团聚,其乐融融。而在这“花好月圆”、“月圆人圆”的语境下,许多家庭都会追念先人公德、祭奠自己的祖先,在浓浓的仪式感中,总会将良好的家风绵延下去、传承下去。“家风连着国风,家风清则国风淳,民风淳则社稷安”。在人口流动急剧化的当下,中秋像春节一样,无疑都是传承良好家风的一个恰当的切入点,这对凝聚家庭力量,对新时代涵养良好家风大有益处。尤其是对那些手握重权的领导干部,更能体会到“亲人团圆”的美好,筑牢“过节莫失节”的堤坝。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文脉悠长、思接千古早已是中秋节无法磨灭的文化印记,那种候鸟归巢、落叶归根的情结更是深深的扎根于华夏的文化和传统中,希望天底下每一个华夏儿女都能够读懂天上那一轮明月的寓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团结在一起,积极为中华振兴、民族复兴的伟业做出积极的贡献,“不负明月不负卿”(金羊网 文/樊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