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羊网特约评论员 王帆
对一个普通人来说,比确诊新冠疫情更痛苦的是什么?是确诊之后还要遭受轻则调侃重则“人肉”的网络暴力,是在遭遇不幸之后,还被无数人指认为“过错方”。近日,一个成都确诊女孩正在经历这一切。
12月8号早上在社交媒体上刷屏的一句话是“上星期,20岁的丁真凭一己之力让全国人民都想飞来四川,这个星期,20岁的孙女凭一己之力让全国人民把机票取消了。”这一调侃引发的幽默效果想必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与之相对的是,其背后既坏又蠢的话语逻辑被忽略了。它的坏在于,网友面对疫情的受害者,持有的态度竟然不是同情,而是拿疫情受害者的不幸玩笑取乐;它的蠢在于,刻意营造了一种“伪对比”,从而暗戳戳地把“过错”的帽子加在确诊女孩头上。
然而,网络舆论并没有到此为止。12月8号下午,北京晚报报道,成都女孩赵某被“人肉”,其个人隐私信息在多个社交平台转发,网友甚至对其私生活和长相进行攻击,戏称其“转场皇后”。确诊女孩的轨迹被公布本是为了非常情况下的防控需要,然而事实上,公众的关注点却在好事者的推波助澜下跑偏了,社交平台上热议的不是“如何做好疫情防护”,而是“夜店转场三次是不是好女孩”等一系列无聊问题。而且,吃瓜好事是趣味低级,无底线的泄露隐私更是违法行为。最新消息显示,当地警方已经行政处罚了泄露个人隐私的男子。
这些批评者言辞如此理直气壮,讨伐声势如此浩荡是因为自觉理由充分。一种论调是“奶奶疑似病例的情况下,不选择隔离,依旧去酒吧还转场多次”。对于这一点,成都卫建委回应,12月6日下午奶奶卢某仅被发现双肺异常,并没有确诊,因此孙女赵某当时不算是密切接触者,确诊后才会对密接者进行隔离检测。梳理孙女的行动轨迹时间线可知,她为网友诟病的密集行程是12月6日凌晨至晚上发生的。9号上午的最新消息是,成都确诊女孩发声,她的外出是在不知情情况下发生的。另一种论调是“不是故意的又怎么样?就是她那么爱玩,一举之力把整个成都拉入水深火热之中”。这句话是很明显的错误归因,把成都拉入水深火热之中的,是疫情,不是那个同样遭遇不幸的女孩。“确诊者有罪论”暴露的不仅是一些网友占据上帝视角后的自私,还有同理心和共情的匮乏。高压防疫状态下,人人自危的心情当然能够理解。但是,因为天灾情绪无处发泄转而“挥刀”向一个普通的确诊女孩,却是可悲的道德沦丧。
事实上,这种情况和论调并非第一次出现。日前,天津一位市民确诊后,不仅遭到了大量的语言攻击,确诊者和家人的个人隐私也被泄露,陌生骚扰不断。这种网络发泄的屡屡发生,不仅是对受害者的一次加害,对此后的涉疫者更是一种消极的示范。试想一下,此后的确诊者会不会因为感染了疫情而自我归罪?会不会因为害怕网络污名而在上报行程时感到迟疑?
其实,四川确诊女孩乃至所有无辜的疫情确诊者都和我们一样,只是一个无力的普通人。如成都日报所说:“作为一个不幸感染病毒的患者,她值得我们同情和关心”。如果说疫情是一面镜子,它投射出的不应当是道德的扭曲,而是人性的光辉。令人欣慰的是,这一次舆论很坚决,尤其是四川官方和民间的反应让人欣慰,媒体、警方和领导对网络暴力的批判,对患者隐私的尊重,值得各地学习。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