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评论

学术争鸣应能容得下“康德伦理学很烂”这几个字

来源:金羊网 作者:赵冉 发表时间:2020-12-21 08:51
分享到

特约评论员 赵冉

近期,一篇名为《康德的伦理学其实很烂——〈道德形而上学原理〉批判》的论文引发社会的广泛讨论。有人称其“挑刺式的研究毫无学术价值,本末倒置,有博取名声之疑”,还有人认为“学报不是网络论坛,这个词根本就不该在一个学术论文中出现”,评价以反对声为主。针对舆论的批评,论文作者华中科技大学哲学院教授韩东屏表示,“很烂”并非脏话,自己静候有人写说理性文章反驳。笔者对作者持赞同态度:空口指责不如用理性批驳,人们不妨借机掀起一次“康德伦理学论辩潮”,用理性卸下道德审判,用辩论呼唤真理。

截止发稿前,该论文在知网的下载量仅为195次,不难判断,网友们的批评大多停留在论文的标题,还有少数则通过转载他人点评文章的截图进行批评,但“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此举存在断章取义之嫌。由此看来,很少有真正对文章内容逻辑进行全面批评的人。思想就是一种否定,哲学是一个充满主观认知的学科,但其论证思路自有客观的逻辑,一篇文章的主观判断的合理性是依靠其论证的支撑程度决定的,一味对着题目指责其用词“不客观”,而不是去分析论文本身的论据与论证,不回到文献文本本身,这并非学术论争应有之道。

我仔细阅读了那篇论文。根据原文,作者通过对康德的研究方法、伦理议题观点进行评析,认为其原作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例如,“(康德)在开始部分仅从几个有关责任的实例推出具有普遍性的‘意志的原则’,不仅在方法上不合逻辑,而且在观点上也是错的。这个初始性错误导致后面以它为前提的所有论述及观点也不可能正确。”不完全的归纳推理本就存在谬误的可能性,作者对康德的否定并不是无的放矢。而且,作者并非网友所推断的“傲慢至极”。首先,作者始终强调在伦理学范畴内对康德的批评,而非将其全部思想精华一杆子打倒。其次,在论文结尾,他谨慎地写道,“在以往的伦理思想史上,对这两个问题的确都没有让人满意的回答……我们还得继续寻找至善和道德最高原则。”通读全文,笔者觉得这篇论文是在学术框架中对康德伦理学进行反思和批评,标题略显夸张,但内容其实很学术。

诸多网友认为作者对康德的批评无端而过重,本质上是“服从权威”的心理作祟,觉得权威不能碰,权威就是定论,权威得供着,特别是是像康德这样的权威,只能膜拜不能碰,更不能以“烂”去形容。但学术的发展都是“踩在巨人的肩膀上”批判地否定,正如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用实验否定了亚里士多德亘古不变的真理,才完善了新的物理学理论。“烂”字值得商榷,但不要被“烂”字遮望眼。不要说一个哲学教授,就是一个哲学门外汉,也是可以批判康德哲学的,哲学是人学,是智慧之学,有智慧的人都有讨论康德的资格。

哲学,在古希腊语中意为“追求智慧”,而理性的辩论则是追求智慧的重要途径。古代雅典,苏格拉底和无数哲人学者常常汇聚一堂,彼此辩论,取长补短,甚至不乏挑战冒犯之语。这种自由批判精神,共同缔造了哲学的首个“黄金时代”。英国当代哲学家以赛亚·伯林也曾就穆勒的哲学著作《论自由》提出批评,认为其对自由的概念具有局限性,引发了诸多学者撰文指责。为此,他用书信一一论证回应,亦不乏通俗之词,文章后被收录于《自由论》,书中作者详细论述并创造性提出了“自由多元主义”学说,成为了当代自由主义哲学的奠基人。此外,学术规范并没有要求论文不能起通俗易懂的标题,作者“不服来辩”的强硬态度,反倒是对学术规范的最好维护,也是推动学术发展的最佳方式。

我也不喜欢标题中的“烂“这个字,但还是要读完整篇论文再作评价。康德曾说,知识分子是敢于在一切公共事务上运用理性的人。像海洋一样深远广阔的康德哲学,是能够容得下一个“烂“字评价的,不会侮辱康德哲学。在你好我好大家好、自说自话缺少争鸣的学术沉闷中,这种毫不留情指向权威、甚至听起来有点儿刺耳的尖锐学术批判应该得到宽容。在作者的声明中,刊发原文的《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也顺带发布了征稿启事,面向全社会征集与原文相关的学术文章。只希望全社会能够以理性批驳呼唤百家争鸣,为我国伦理学的发展开辟出一片新天地。(作者系华中科技大学学生 赵冉)

编辑: 宝厷
  • 旅游
  • 汽车
  • 科技
  • 文化
  • 美食

碧云天,黄叶地又到了赏银杏的最佳时节

  • 多元与古朴交织 新人类最爱体验古镇慢生活 2020-11-03
  • 山海邀约 日夜畅游|乐享双节,感受广东山与海的激情 2020-09-29
  • 丰收在望,一起出游拥抱收获季! 2020-09-21
  • “广清城际”“新白广城际”正在联调联试,10月开通运营彩带串明珠,城轨游广东 2020-09-21
  • 精准扶贫交出满意答卷,广州文旅帮扶梅州两村摘“贫困帽子” 2020-07-01
  • 广东首个“历史文化游径体验日”活动受游客青睐3天逾3万游客踏上广东游径之旅 2020-07-01
  • “驿动的心” 带动乡村游、民宿游火起来 2020-05-13
  • 玩遍增城|亲测9条康养洗肺精品线路,诗意何止在远方 2020-04-29

试驾第七代伊兰特:智能安全配置技压群雄

  • 车长增至4.78米 全新一代名图即将上市 2020-12-18
  • 比亚迪宋MAX升级版 提供6座/7座可选 2020-12-18
  • 2021款新缤瑞官图曝光,新增麦加红、尼斯蓝配色 2020-12-16
  • 新款SUBARU XV升级上市 智能化大幅提升 2020-12-15
  • ​如祺出行携手广州马拉松 万名跑手昨日激情开跑 2020-12-14
  • 欢笑跑马 积极人生 2020-12-14
  • 惊艳绽放!广汽传祺“车·城·空间”公益展厅开幕 2020-12-13
  • 广汽丰田11月销量77400台 同期增长11% 2020-12-08

我国首颗高光谱业务卫星投入业务化运行

  • 从“谢邀”到“知乎宇宙”,知乎公布十年十大盘点 2020-12-17
  • 网易易信APP7.5版本上线 互动形式更多样 2020-12-16
  • 贝尔机器人编程中心学员斩获2020世界机器人大赛总决赛多项大奖! 2020-12-16
  • 抖音“心动餐厅”榜单公布:广州人喜欢的餐馆比较特别 2020-12-15
  • 亚马逊全球开店中国公布2021年四大战略重点 将在多个城市设立当地团队 2020-12-14
  • iEnglish全国ETP大赛广州站进入总决赛的名单出炉 2020-12-14
  • 京东与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携手,共建四大平台 2020-12-14
  • 探索商显新未来,联想智慧大屏邀您共赴ISVE 2020-12-01

华彩耀南粤,铜凿剪新颜:佛山工艺美术精品亮相广州

  • 被遗忘的“灰塑状元”真迹 2020-11-25
  • 青海西宁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示月在北京开幕 2020-11-24
  • “广东连环画之父”洪斯文创粤剧连环画推广粤剧 2020-11-17
  • 叶嘉莹找到了三千年前为她写的诗 2020-11-16
  • 豫剧《石壕吏》上演 传统文化成戏曲创新之源 2020-11-16
  • 张乐平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特展在沪开幕 2020-11-11
  •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中国戏曲文化节闭幕 广州粤剧院首秀 2020-11-11
  • “这是我这辈子最有意义的日子”—— 一个上海医学生半世纪前在大西北的峥嵘岁月 2020-11-09

吃顿好的,我们先从米其林餐单开始!

  • 秋到,蟹到,美味到 2020-10-30
  • 双节连璧,来广州“逛吃”请拿稳美食攻略! 2020-09-24
  • 三伏到了,中秋还会远吗 2020-07-28
  • 月饼来争艳,哪款你会爱? 2020-07-28
  • 到始兴水晶寨,赴一份鲜美红嫩的杨梅之约 2020-06-01
  • 【美食】颜值实力双双在线,苹果诱惑你抵挡得住吗? 2020-05-14
  • “三南”佳肴 鲜而不同 2020-05-07
  • 又到一年春茶开采季,春茶价格相比往年有所下降 2020-04-01
金羊图库
  • 贵州从江:月亮山现雾凇景观
  • 嫦娥五号返回器回到“诞生地”
  • 马克龙确诊感染后首次露面 法国官方披露具体症状
  • 美国纽约居民乐享中央公园冰雪
  • “太极拳”“送王船”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 江苏东台:大批雁类候鸟飞抵条子泥越冬
  • 武汉:京广线开启“集中修”模式
  • 带你去看北极光!2020年度北极光摄影师大赛作品公布
新闻排行榜
羊晚24小时
携百件黄金制品入境 一女子横琴口岸被查
2020-12-21 08:37:21
最新!广州南沙新增无症状感染者的131名密接人员核酸检测均为阴性
2020-12-20 23:01:49
掘进!广州地铁十二号线进入盾构隧道施工阶段
2020-12-20 21:04:12
南沙区东涌镇入境隔离酒店例行检测发现一例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
2020-12-20 16:56:38
安达化工企业爆炸事故死亡人数增至3人
2020-12-20 10:10:32
返回顶部
数字报
精彩推荐 滚动 新闻 广州 广东 中国 娱乐 健康 体育 IT 财富 汽车 房产 美食 图集 生活 食安 科技 教育 军事
学术争鸣应能容得下“康德伦理学很烂”这几个字
金羊网  作者:赵冉  2020-12-21
空口指责不如用理性批驳,人们不妨借机掀起一次“康德伦理学论辩潮”,用理性卸下道德审判,用辩论呼唤真理。

特约评论员 赵冉

近期,一篇名为《康德的伦理学其实很烂——〈道德形而上学原理〉批判》的论文引发社会的广泛讨论。有人称其“挑刺式的研究毫无学术价值,本末倒置,有博取名声之疑”,还有人认为“学报不是网络论坛,这个词根本就不该在一个学术论文中出现”,评价以反对声为主。针对舆论的批评,论文作者华中科技大学哲学院教授韩东屏表示,“很烂”并非脏话,自己静候有人写说理性文章反驳。笔者对作者持赞同态度:空口指责不如用理性批驳,人们不妨借机掀起一次“康德伦理学论辩潮”,用理性卸下道德审判,用辩论呼唤真理。

截止发稿前,该论文在知网的下载量仅为195次,不难判断,网友们的批评大多停留在论文的标题,还有少数则通过转载他人点评文章的截图进行批评,但“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此举存在断章取义之嫌。由此看来,很少有真正对文章内容逻辑进行全面批评的人。思想就是一种否定,哲学是一个充满主观认知的学科,但其论证思路自有客观的逻辑,一篇文章的主观判断的合理性是依靠其论证的支撑程度决定的,一味对着题目指责其用词“不客观”,而不是去分析论文本身的论据与论证,不回到文献文本本身,这并非学术论争应有之道。

我仔细阅读了那篇论文。根据原文,作者通过对康德的研究方法、伦理议题观点进行评析,认为其原作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例如,“(康德)在开始部分仅从几个有关责任的实例推出具有普遍性的‘意志的原则’,不仅在方法上不合逻辑,而且在观点上也是错的。这个初始性错误导致后面以它为前提的所有论述及观点也不可能正确。”不完全的归纳推理本就存在谬误的可能性,作者对康德的否定并不是无的放矢。而且,作者并非网友所推断的“傲慢至极”。首先,作者始终强调在伦理学范畴内对康德的批评,而非将其全部思想精华一杆子打倒。其次,在论文结尾,他谨慎地写道,“在以往的伦理思想史上,对这两个问题的确都没有让人满意的回答……我们还得继续寻找至善和道德最高原则。”通读全文,笔者觉得这篇论文是在学术框架中对康德伦理学进行反思和批评,标题略显夸张,但内容其实很学术。

诸多网友认为作者对康德的批评无端而过重,本质上是“服从权威”的心理作祟,觉得权威不能碰,权威就是定论,权威得供着,特别是是像康德这样的权威,只能膜拜不能碰,更不能以“烂”去形容。但学术的发展都是“踩在巨人的肩膀上”批判地否定,正如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用实验否定了亚里士多德亘古不变的真理,才完善了新的物理学理论。“烂”字值得商榷,但不要被“烂”字遮望眼。不要说一个哲学教授,就是一个哲学门外汉,也是可以批判康德哲学的,哲学是人学,是智慧之学,有智慧的人都有讨论康德的资格。

哲学,在古希腊语中意为“追求智慧”,而理性的辩论则是追求智慧的重要途径。古代雅典,苏格拉底和无数哲人学者常常汇聚一堂,彼此辩论,取长补短,甚至不乏挑战冒犯之语。这种自由批判精神,共同缔造了哲学的首个“黄金时代”。英国当代哲学家以赛亚·伯林也曾就穆勒的哲学著作《论自由》提出批评,认为其对自由的概念具有局限性,引发了诸多学者撰文指责。为此,他用书信一一论证回应,亦不乏通俗之词,文章后被收录于《自由论》,书中作者详细论述并创造性提出了“自由多元主义”学说,成为了当代自由主义哲学的奠基人。此外,学术规范并没有要求论文不能起通俗易懂的标题,作者“不服来辩”的强硬态度,反倒是对学术规范的最好维护,也是推动学术发展的最佳方式。

我也不喜欢标题中的“烂“这个字,但还是要读完整篇论文再作评价。康德曾说,知识分子是敢于在一切公共事务上运用理性的人。像海洋一样深远广阔的康德哲学,是能够容得下一个“烂“字评价的,不会侮辱康德哲学。在你好我好大家好、自说自话缺少争鸣的学术沉闷中,这种毫不留情指向权威、甚至听起来有点儿刺耳的尖锐学术批判应该得到宽容。在作者的声明中,刊发原文的《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也顺带发布了征稿启事,面向全社会征集与原文相关的学术文章。只希望全社会能够以理性批驳呼唤百家争鸣,为我国伦理学的发展开辟出一片新天地。(作者系华中科技大学学生 赵冉)

编辑: 宝厷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
时政微视频丨澳门2020:盛世莲花别样红
20:18
一组图说清楚!明年经济工作这样做
20:18
【央视快评】以高质量发展为“十四五”开好局
20:18
最新!广州南沙新增无症状感染者的131名密接人员核酸检测均为阴性
23:02
东莞境外新冠肺炎阳性检测者 再次检测结果为阴性
08:53
部分重点人群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后续争取高风险人群“应接尽接”
08:53
中国首艘智能型无人系统母船签约开建
08:52
广东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例 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3例
08:52
31省份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3例 其中本土病例1例
08:51
广东器官移植医疗机构全国最多 移植技术继续领先
08:51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