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评论员 赵冉
近期,一篇名为《康德的伦理学其实很烂——〈道德形而上学原理〉批判》的论文引发社会的广泛讨论。有人称其“挑刺式的研究毫无学术价值,本末倒置,有博取名声之疑”,还有人认为“学报不是网络论坛,这个词根本就不该在一个学术论文中出现”,评价以反对声为主。针对舆论的批评,论文作者华中科技大学哲学院教授韩东屏表示,“很烂”并非脏话,自己静候有人写说理性文章反驳。笔者对作者持赞同态度:空口指责不如用理性批驳,人们不妨借机掀起一次“康德伦理学论辩潮”,用理性卸下道德审判,用辩论呼唤真理。
截止发稿前,该论文在知网的下载量仅为195次,不难判断,网友们的批评大多停留在论文的标题,还有少数则通过转载他人点评文章的截图进行批评,但“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此举存在断章取义之嫌。由此看来,很少有真正对文章内容逻辑进行全面批评的人。思想就是一种否定,哲学是一个充满主观认知的学科,但其论证思路自有客观的逻辑,一篇文章的主观判断的合理性是依靠其论证的支撑程度决定的,一味对着题目指责其用词“不客观”,而不是去分析论文本身的论据与论证,不回到文献文本本身,这并非学术论争应有之道。
我仔细阅读了那篇论文。根据原文,作者通过对康德的研究方法、伦理议题观点进行评析,认为其原作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例如,“(康德)在开始部分仅从几个有关责任的实例推出具有普遍性的‘意志的原则’,不仅在方法上不合逻辑,而且在观点上也是错的。这个初始性错误导致后面以它为前提的所有论述及观点也不可能正确。”不完全的归纳推理本就存在谬误的可能性,作者对康德的否定并不是无的放矢。而且,作者并非网友所推断的“傲慢至极”。首先,作者始终强调在伦理学范畴内对康德的批评,而非将其全部思想精华一杆子打倒。其次,在论文结尾,他谨慎地写道,“在以往的伦理思想史上,对这两个问题的确都没有让人满意的回答……我们还得继续寻找至善和道德最高原则。”通读全文,笔者觉得这篇论文是在学术框架中对康德伦理学进行反思和批评,标题略显夸张,但内容其实很学术。
诸多网友认为作者对康德的批评无端而过重,本质上是“服从权威”的心理作祟,觉得权威不能碰,权威就是定论,权威得供着,特别是是像康德这样的权威,只能膜拜不能碰,更不能以“烂”去形容。但学术的发展都是“踩在巨人的肩膀上”批判地否定,正如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用实验否定了亚里士多德亘古不变的真理,才完善了新的物理学理论。“烂”字值得商榷,但不要被“烂”字遮望眼。不要说一个哲学教授,就是一个哲学门外汉,也是可以批判康德哲学的,哲学是人学,是智慧之学,有智慧的人都有讨论康德的资格。
哲学,在古希腊语中意为“追求智慧”,而理性的辩论则是追求智慧的重要途径。古代雅典,苏格拉底和无数哲人学者常常汇聚一堂,彼此辩论,取长补短,甚至不乏挑战冒犯之语。这种自由批判精神,共同缔造了哲学的首个“黄金时代”。英国当代哲学家以赛亚·伯林也曾就穆勒的哲学著作《论自由》提出批评,认为其对自由的概念具有局限性,引发了诸多学者撰文指责。为此,他用书信一一论证回应,亦不乏通俗之词,文章后被收录于《自由论》,书中作者详细论述并创造性提出了“自由多元主义”学说,成为了当代自由主义哲学的奠基人。此外,学术规范并没有要求论文不能起通俗易懂的标题,作者“不服来辩”的强硬态度,反倒是对学术规范的最好维护,也是推动学术发展的最佳方式。
我也不喜欢标题中的“烂“这个字,但还是要读完整篇论文再作评价。康德曾说,知识分子是敢于在一切公共事务上运用理性的人。像海洋一样深远广阔的康德哲学,是能够容得下一个“烂“字评价的,不会侮辱康德哲学。在你好我好大家好、自说自话缺少争鸣的学术沉闷中,这种毫不留情指向权威、甚至听起来有点儿刺耳的尖锐学术批判应该得到宽容。在作者的声明中,刊发原文的《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也顺带发布了征稿启事,面向全社会征集与原文相关的学术文章。只希望全社会能够以理性批驳呼唤百家争鸣,为我国伦理学的发展开辟出一片新天地。(作者系华中科技大学学生 赵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