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三次审议,如今正式通过。12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长江保护法。这部法律包括总则、规划与管控、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生态环境修复、绿色发展、保障与监督、法律责任和附则等共9章、96条,将从2021年3月1日起施行,对加强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促进资源合理高效利用,保障生态安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具有重大深远意义。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自2016年1月首次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在重庆召开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沿江省市各地动真格、出实招、求实效,通过整治化工企业、关停非法码头、严惩非法采砂等方式,全力推进生态环境整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万里长江“绿意”奔涌、“绿色画廊”美景重现,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转折性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实践证明,保护长江,是生态课题,更是发展课题。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树立正确的发展观。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定位才能让绿色成为长江的底色。众所周知,长江经济带覆盖沿江11省市,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板块,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占据全国“半壁江山”,生态地位突出,发展潜力巨大。现如今,“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写入法律,这是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通过转变发展方式、优化发展思路,助力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就一定能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绘就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新画卷,使长江经济带成为我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主动脉、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力军。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需要上下游、左右岸合力攻坚,但难在一个“共”字。比如说,11个省市横贯东西,数百条支流辐辏南北,涉及水、路、港、岸、产、城等多个方面。如何形成保护合力?这部法律规定,国家建立长江流域协调机制,统一指导、统筹协调长江保护工作,审议长江保护重大政策、重大规划,协调跨地区跨部门重大事项,督促检查长江保护重要工作的落实情况。不言而喻,这一规定必将有助于各方协同发展、精诚合作,通过计长远利、算整体账,让绵延6300多公里的大江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今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调研时强调:“长江禁渔是为全局计、为子孙谋的重要决策。”对当前人们普遍关心的长江流域禁捕退捕问题,这部法律明确在长江流域水生生物保护区全面禁止生产性捕捞。同时,在国家规定的期限内,长江干流和重要支流、大型通江湖泊、长江河口规定区域等重点水域全面禁止天然渔业资源的生产性捕捞。拿出十年时间,平复母亲河的创伤,让亿万斯年进化而来的生命休养生息,不仅是挽救长江水生生物所必需,也是恢复长江水生态所必需,更是我们改变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所必需。唯有如此,未来人才不用从古诗里辨识“鱼虾自舞,但一舸芦花,数声霜笛,鸥鹭自来去”的长江,更好实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再过几天,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前进路上,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我们就一定能实现“人民保护长江、长江造福人民”的良性循环,让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一江清水持续惠泽人民。(金羊网 文/王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