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评论员 孙梓青
1月24日上午,广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世纪大会堂开幕。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省长马兴瑞回顾“十三五”时期发展成就和2020年主要工作,展望“十四五”时期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并对2021年的工作安排进行部署。
据政府工作报告,2020年广东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3%,经济增速与全国保持一致。经济总量上,广东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在2020年超过11万亿元,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0%以上,连续32年位居全国第一。在经济发展水平方面,广东可以说是全国当之无愧的“领头羊”。
作为两个经济总量超过2万亿的超大城市,广州和深圳是广东省的城市“双子星”。即便放眼世界,也很难找到经济体量如此巨大、距离如此相近的两座城市,这是广州、深圳乃至整个大湾区得天独厚的城市集群区位优势。
新华社资料图
如何处理广州和深圳的关系?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推动广州、深圳深度合作、协同发展,完善广深战略合作机制。强化 “双城”联动,以“双城”联动激发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建设效应。发挥核心城市的优势,广州和深圳将必然成为带动广东经济发展的强劲“双引擎”。
当然,广东的经济发展也存在区域不均衡问题: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水平高度发达,但粤东、粤西、粤北相对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广东最大的短板,处理不好,将制约广东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
为此,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深化“双核+双副中心”动力机制、“湾+带”联动机制,加快形成“一核一带一区”的区域发展格局。珠三角是广东经济优化发展的核心区,沿海经济带将打通粤东、粤西两翼和珠三角地区的联系,而粤北地区则是北部生态发展区。如此,三大区块互联互通,各自发挥比较优势,推动广东全省的协调发展。
广东经济发展未来的着力点在哪里?笔者以为,首先还是在于科技创新。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广东区域创新综合能力位居全国第一,有效发明专利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保持全国首位。科技创新,是广东经济发展的“底气”所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永远不会过时。在科技飞速发进步的时代,经济的发展离不科技的创新。特别是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广东的经济发展更加需要加强创新能力建设,着力破解科技“卡脖子”问题,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将核心科技和重要产业链供应链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新华社资料图
其次,广东的经济发展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一方面,投资依然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广东将加大基础设置投资力度,特别是抓好交通、水资源配置、新基建等领域的投资。
更为重要的是,广东应着力扩大消费,制定促进消费的政策措施,补齐消费基础设施短板。在投资、外贸和消费“三驾马车”中,消费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动力,相关数据显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连续多年超过50%。充分释放消费活力,将成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的源源动力。
风起南粤,潮涌珠江。过去的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既因为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又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这个21世纪最大“黑天鹅”事件而显得尤为特殊。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广东有这个自信、有这个能力,继续奋进在改革开放的最前线,做时代的弄潮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