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金羊网评:从“八个源于”中深刻理解把握“不可逆转” 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决心

来源:金羊网 作者:罗建华 发表时间:2021-09-23 11:30
金羊网  作者:罗建华  2021-09-23
无庸置疑,有中国共产党高超卓越的治理能力,“中国号”巨轮一定能劈波斩浪、行稳致远。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郑重指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这一重要论述,精辟阐明了一百年来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进程大趋势,深刻揭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今天,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现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任何国家任何人都不能阻挡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步伐。因为时与势在我们一边,尽管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复杂变化,但我国发展具有的多方面优势和条件没有变,我们有坚定意志、坚实国力应对挑战,有强大能力、足够智慧战胜各种风险考验,这是我们的定力和底气所在,也是我们的决心和信心所在。

一、“不可逆转”源于拥有更为完善的制度保障,这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筑牢“压舱石”

经国序民,正其制度。“制度”作为人类文明要素的重要构成,历来处于基础性和决定性地位,其成熟与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政权是否走上规范有序、协同高效运行轨道的根本标志之一。作为治国安邦的根本,制度稳则国稳,制度兴则国兴,制度强则国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先进社会制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引领下,我们党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形成和发展了党的领导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事、外事等各方面制度。从党的领导、人民代表大会、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等根本制度,到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再到不同领域具有创新性、支撑性的重要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层次分明、系统完备,各项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日益显现出巨大的制度效能。放眼全球,21世纪以来,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并未如他们所愿,出现繁荣兴盛的局面,而是矛盾尖锐、社会动荡、乱象丛生,被公认为“西方之乱”。反观中国,“风景这边独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越来越展现出光明的发展前景,被公认为“中国之治”。“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形成鲜明对比,这是我国制度优势最有说服力的证明。 “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除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外,没有任何一种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能够在这样短的历史时期内创造出我国取得的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这样的奇迹。”历史和现实昭示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我们开辟未来的根本保证。前进道路上,只要我们坚定制度自信,牢牢把握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一根本方向,毫不动摇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就一定能够不断战胜发展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让承载着14亿多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航船胜利驶向民族复兴的光辉彼岸。

二、“不可逆转”源于拥有更为卓越的治理能力,这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添“强引擎”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主题,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于“漏舟之中”站起来,于“濒临崩溃边缘”富起来,于“滚石上山”走向强起来,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实现了从开天辟地、改天换地、翻天覆地到惊天动地的伟大跨越,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积累了治党治国治军的宝贵经验,发展成为具有9500多万名党员、领导着14亿多人口大国、具有重大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长治久安,已经并将继续充分证明,坚持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中国共产党拥有高超卓越的治国理政能力,不愧是一个具备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的强大政党。正是因为拥有高超卓越的治理能力,我们党才能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也正是因为拥有高超卓越的治理能力,这样广袤的国土、14亿多人口的国家才能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万众一心、步调一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断开创出一个又一个胜利局面。踏上新征程,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着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一系列治国理政新思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布局全面铺展,使现代化建设的方向目标愈加清晰。无庸置疑,有中国共产党高超卓越的治理能力,“中国号”巨轮一定能劈波斩浪、行稳致远。

三、“不可逆转”源于拥有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这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夯实“奠基石”

经济发展是民族复兴的有力支撑,繁荣富强是国家进步的重要基石。经过一百年的奋斗,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我国综合国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跃上了新的大台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0万亿元,占世界经济比重达到17%左右,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22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现行联合国标准下的7亿多贫困人口成功脱贫,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形成世界最大规模中等收入群体,稳居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千百年来困扰中华民族的绝对贫困问题历史性地画上句号,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使中华民族实现了从大幅落后于时代到大踏步赶上时代的新跨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党的十九大明确了到二○三五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历史进程的一个阶段,也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关键阶段,它标志着我们党兑现了向人民向历史许下的铮铮誓言,标志着中国在现代化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标志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又完成了一个大跨越。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一座光辉里程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极大鼓舞着全党全国人民满怀信心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过去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踏上新的赶考之路,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乘势而上、再接再厉、接续奋斗,就一定能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

四、“不可逆转”源于拥有更为锐利的思想武器,这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导航仪”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中华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要实现伟大复兴,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思想指引。一百年来,我们党“顶”马克思主义的“天”,“立”中国国情的“地”,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立足中国国情,回应时代关切,总结实践经验,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带领人民不断夺取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一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在马克思主义科学指导下进行艰辛探索、指导中国人民不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并不断夺取胜利的光辉历史。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历史和现实昭示我们,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自觉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以真理光芒照亮前行之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了强大思想引领和科学理论旗帜。

五、“不可逆转”源于拥有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这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动力源”

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伟大精神铸就伟大梦想。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蕴藏着创造历史的澎湃势能。 “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物质文明极大发展,也需要精神文明极大发展。犹记得,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国家主权的一步步沦丧,中国人在精神上也陷入被动。今天的中国,已经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变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让一个曾被讥为“东亚病夫”的民族实现了精神上的图腾复兴,实现了由被动到主动的转变。百年来,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兵团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女排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科学家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一座座不朽的精神丰碑,展现出薪火相传、奔腾不息、波澜壮阔的精神力量,让我们看到,今天中华大地上不仅有遍地林立的高楼大厦,也有巍然耸立的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精神的火炬,代代相传;精神的火焰,永远向上,这些跨越时空、历久弥新的宝贵精神财富,已经深深融入我们党、国家、民族、人民的血脉之中,照亮着中华民族的心灵家园,成为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每当风雨来袭,每当挑战来临,中国人民都在精神之旅中坚定信心、鼓足勇气,凝聚起众志成城、一往无前的磅礴伟力。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新征程中,把精神血脉继承下去、发扬光大,不断丰富和发展精神谱系,就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丰厚精神滋养和强大精神动力。

六、“不可逆转”源于拥有更为无穷的人民伟力,这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正能量”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人类社会发展历史深刻说明,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是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是推动国家进步和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回望历史,淮海战役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渡江战役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就是人民群众干出来的;改革开放的历史伟剧、新时代新辉煌是亿万人民群众“主演”的、创造的……人民的力量一旦被激发出来,就有着改天换地的伟力。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政治立场,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中国共产党在成立时只有50多名党员,为什么能创造历史伟业?靠的就是人民的力量,从人民中汲取无穷的智慧和力量,依靠人民书写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为壮丽的篇章。“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党中央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使人民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14亿多中国人对伟大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华文化、对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认可,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更加厚实,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显著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更加牢固。新的征程上,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就能激发出蕴藏于亿万人民之中的创造伟力,使亿万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不断凝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新境界必将再创辉煌。

七、“不可逆转”源于拥有更为好样的时代新人,这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厚植“生力军”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马克思曾指出:“在变革社会的进程中,青年是一支重要推动力量”。100年来,中国青年满怀对祖国和人民的赤子之心,积极投身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伟大事业,为人民战斗、为祖国献身、为幸福生活奋斗,把最美好的青春献给祖国和人民,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壮丽的青春之歌。事实雄辩证明,青年一代有理想、有志气、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希望始终落在青年一代肩上。当代青年生命的黄金期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进程正相吻合,是亲身投入实践,亲手完成夙愿的“强国一代”。今天,从产业前沿到国防前线,从乡村振兴的舞台到科技强国的征途,中国青年在各个领域都展现着自己的责任与担当。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以“90后”为代表的青年一代挺身而出,4.2万多名驰援湖北的医务人员中,就有1.2万多名是“90后”,其中相当一部分还是“95后”甚至“00后”。在刚刚闭幕的东京奥运会上,我国400多名运动员平均年龄25.4岁,其中“90后”300余人,“00后”58人。14岁的全红婵三跳满分惊艳赛场;16岁小将曾文蕙出色发挥为中国滑板正名;21岁的张常鸿沉稳上阵打破世界纪录;23岁的陈雨菲受伤后绝地逆袭力克劲敌……赛场上,中国新生代体育健儿表现出高昂斗志、顽强作风、精湛技能,体现出中国青年一代使命在肩、奋斗有我的精神风貌。他们用行动表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中国青年是有远大理想抱负的青年!中国青年是有深厚家国情怀的青年!中国青年是有伟大创造力的青年!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青年可期,中国未来可期。有理由坚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可堪大任的好样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八、“不可逆转”源于拥有更为确信的世界大势,这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营造“好环境”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 。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一直以来,中国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坚持开放、不搞封闭,坚持互利共赢、不搞零和博弈,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积极为世界谋大同、为人类创未来,既注重“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又兼济天下,着力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推动历史车轮始终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成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为自身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当前,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叠加,但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尽管当今世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但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的呼声不容忽视,国际关系民主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尽管各种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不断涌现,但捍卫和平的力量终将战胜破坏和平的势力,安全稳定是人心所向;尽管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逆全球化思潮不断有新的表现,但“地球村”的世界决定了各国日益利益交融、命运与共,合作共赢是大势所趋;尽管文明冲突、文明优越等论调不时沉渣泛起,但文明多样性是人类进步的不竭动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是各国人民共同愿望。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睦邻友好必将超越以邻为壑,互利合作必将取代零和博弈,多边主义必将战胜单边主义。新的征程上,保持战略定力和坚定信念,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来之大变局,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顺应世界和平发展潮流,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新动力,为民族复兴伟业营造更加有利的国际环境。

(金羊网文/罗建华)

编辑: 正龙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