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评线】金羊网评:磨砺人才磁石,工匠力量擎起“中国智造”
近日刊发的《精益求精 勇于创新——工匠精神述评》一文提到:时代发展,需要大国工匠;迈向新征程,需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
匠心铸华章,奋斗创未来。遍布在各行业各领域的技术工人们,用勤劳的双手托举起厚重的“中国制造”。一把焊枪,能在眼镜架上“引线绣花”,能在紫铜锅炉里“修补缝纫”,也能给大型装备“把脉问诊”;追求精而又细,隧道爆破工能在岩层间做到精准爆破,误差控制远小于规定的最小值……从生产车间到建筑工地,从科研工作室到材料加工厂,小到一枚螺丝钉、一根电缆的打磨,大到飞机、高铁等大国重器的锻造,都展现出工匠们笃实专注、严谨执着的匠心。
尊重普通劳动者,向“技”挖潜力。劳动者的素质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至关重要。不论是传统制造业还是新兴产业,工业经济还是数字经济,工匠始终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工匠精神始终是创新创业的重要精神源泉。“天问一号”触摸深邃寰宇,背后是无数科技工作者日夜创新,在毫厘间追求精益求精,就连一根特种绳索都要耗费一个技术团队一年多时间,仅选择材料就返工40余次。“创新中国”的劳动者大军浩浩荡荡,既有日复一日重复同样工作的生产者,又有不断创新方式、改进工艺的技术人才,无数普通劳动者托举起了闻名世界的“中国制造”。要进一步瞄准国家发展需要,对准世界市场需求,重视技能型人才培育,让每一个人才有“技”在身,都有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
瞄准智慧高地,向“匠”要效能。科技竞争是国际竞争的重要筹码。无数精益求精、创新创造的不同领域专业人才,以工艺专长造物,在专业的不断精进与突破中演绎着“能人所不能”的精湛技艺,推动中国制造由“制”向“智”演进。展望充满创新活力的神州大地,“智”的力量泉涌。从“嫦娥”飞天到“蛟龙”入海,从“天眼”探空到“墨子”传信,从北斗组网到神威超算,从5G商用全面推进到新冠疫苗加速研制……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喷涌而出,推动我国在全球创新版图中的位势节节攀升,“匠”的效能进一步释放。各地应乘势而上,建立健全评价机制,大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加速驶入科技创新“赛道”,打造更多优质产品、塑造更多中国品牌,让更多的大国工匠脱颖而出。
追逐科技前沿,锻造更多人才“高峰”。百舸争流、千帆竞发、万马奔腾,创新成果精彩呈现,源于一大批技能型人才“择一事终一生”的执着专注,“干一行专一行”的精益求精。我国专业技术人才大军持续壮大,创新氛围不断形成,根本在于党中央一揽子人才培养政策工具箱加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人才工作摆在治国理政大局的关键位置来抓,从职业院校扩招到创新人才基地搭建,从专项资金支持到地方人才磁石磨砺,一系列务实举措为新时代人才工作指明了前进航向、注入了强劲动力。目前,我国已成长为全球规模最宏大、门类最齐全的人才资源大国。奔向科技高地,各地还需进一步擘画好“人才蓝图”,引领各领域弘扬工匠精神,在人才“高原”之上锻造更多人才“高峰”,让“中国智造”走向更远“深海”。
人才成就事业发展,事业发展造就人才。行进在不可逆转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我们每个人都有出彩成功的广阔天地。专注于业、脚踏实地、刻苦钻研,未来的精彩一定属于我们。(金羊网 文/周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