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人才集聚高地,既要加快探索人才自主培养的新路子,也要充分释放现有人才动能。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全面把握人才队伍现状,了解事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和人才成长进步需求,在涵养适合人才成长的生态上更有针对性,助力人才在更适合的岗位上发挥聪明才智,为推动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强化需求对接,科学制定引才计划。人才是促进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助力人才在各自岗位上担当作为,要善于做到让人才供给与岗位需求相适应。“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要充分了解一个地方对人才的实际需求,要着力做好调查研究,从数量、专业、经验、特长等方面入手,真正摸清底数、掌握实情。要坚持以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为标准,制定更详细的引才计划,让人才引进工作有的放矢,将更多优秀人才引进来。
强化政策对接,发挥人才集聚效应。政策在人才引进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磁引力”作用,结合地方实际和人才需求有针对性制定引才政策,要避免“一刀切”“盲人摸象”等问题,实现高质高效集聚人才。要坚持人才导向,做到因地制宜、因才制宜,善于以政策突破促进体制机制创新,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为人才脱颖而出创造良好条件。要在“真金白银”上让优秀人才得到更多实惠,更要聚焦人才对事业的追求、对工作环境的要求、对未来成长的期盼,推出更多能体现地方特色、符合人才实际期盼的政策,持续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让更多人才慕名而来、汇聚一堂,不断夯实事业发展的人才基石。
强化服务对接,激发人才创新动能。为高质量发展聚势赋能,更好地把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要不断优化人才服务机制,为人才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服务,留住人才的“人”,更留住人才的“心”。要建立健全人才跟踪服务机制,既动态了解人才的实际情况和前行路上遇到的难题,也增强服务的主动性、自觉性,善于提供“保姆式”服务,用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服务,让人才放心满意。要聚焦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关键小事”,制定更实用的“人才礼遇”措施,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出发,提供全方位服务,着力为人才解决后顾之忧,助力人才全身心投入到事业发展中去,在持续激发人才创新动能的过程中,更帮助人才实现人生价值。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促进事业发展,要树立强烈人才意识,精准引进人才、培育人才,着力打造人才高地,更要做到各尽其能,助力人才在适合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伟大时代。(鲁晓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