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民声察实情 办实事惠民生

来源:金羊网评 作者: 发表时间:2025-11-05 15:09
金羊网评  作者:  2025-11-05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只有面对面倾听群众心声,才能准确把握他们的所急所盼;只有实打实解决难题,才能真正赢得民心。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只有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以“时时放心不下”的牵挂去聆听,以“钉钉子”的精神去落实,才能不断厚植民生福祉,凝聚起奋进新时代的磅礴力量,让人民群众在发展中共享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俯身倾听,架起连心桥。群众的声音,是改进工作的第一信号;基层的诉求,是制定措施的重要依据。干部要主动放下身段、走进群众,打破那道无形的“隔心墙”,让老百姓愿讲真话、敢提意见。必须形成常态化走访机制,深入田间地头、社区院落,在“拉家常”中听民声,于“沉浸式”体验中察实情,把百姓的日常生活记在心间,把一线的难点堵点摸清楚。同时,也要畅通各类表达渠道,既要保留座谈会、意见箱等传统形式,也要用好网络平台、政务热线等现代手段,构建起线上线下结合、固定流动互补的倾听网络,确保群众诉求“有处说、有人听、及时办”。真正把群众视为亲人,以耐心倾听回应期盼,用真诚沟通增进理解,让干群之间的连心桥越走越宽、越走越亲。

精准解题,当好贴心人。听得进,更要办得实。面对群众反映的问题,绝不能搞形式、绕弯子,必须以“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的负责态度,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要建立分类处理机制,对合理诉求快速响应、精准解决,对复杂问题协同攻坚、持续推进,对暂时难以解决的要说明情况、给出预期,让群众感受到实打实的改变。要聚焦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重点民生领域,从群众反映强烈的地方抓起,从大家期盼的事情做起,发扬“钉钉子”精神,持续破解民生痛点、打通发展堵点。不务虚功、不图虚名,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长效解难,筑牢暖心墙。民生工作不能止步于一时一事的解决,而应立足长远、系统施策,形成管根本、利长远的制度机制。要建立跟踪督办机制,对群众反映事项全程跟进、效果评估,通过“回头看”、满意度调查等方式,确保问题解决到位、效果扎实。对反映集中的共性问题,要深入剖析根源,推动从政策层面完善制度,实现从“解决一件事”到“解决一类事”的跃升。还要把群众满意作为评价干部工作的重要标尺,引导干部主动作为、提升服务,形成解民忧、暖民心的长效机制。以持续的努力回应群众的期待,筑牢保障民生的“暖心墙”,让发展成果更好惠及每一位百姓。(薛锐)

编辑:吴方舟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