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用好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既要做到“身入”基层,更要实现“心至”群众,在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中察实情、谋实策、出实招、求实效。
带着真心下沉,才能带着实情回来。调查研究首先要解决感情和态度问题。“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调查研究只有真正沉到一线、融入群众,才能听到真话、察到实情、获得真知。那些最有价值的调研成果,往往不是来自会议室里的汇报材料,而是来自田间地头的泥土气息。广大党员干部用好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就要始终带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下沉一线,带着解决问题的强烈责任调研,带着推动发展的光荣使命思考,把群众的“急难愁盼”记在心上,把基层的“金点子”转化为工作的“实招数”。在实际调研中,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舍去形式注重实效,与群众“零距离”的接触、“心贴心”的交流,真正让群众打开话匣子、道出心里话、给出真招实策。
用心观察思考,才能发现本质规律。调查研究贵在用心用脑、深入思考。不能满足于“看过”、止步于“知道”,而要追求“看透”、力求“懂得”。那些浮光掠影、走马观花的调研,往往只能看到表象。只有蹲点调研、解剖麻雀式的调研,才能发现深层次问题。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在调查研究中,要像“剥洋葱”那样,一层一层往里剥,直到触及核心。要培养“见微知著”的观察能力,养成细心观察的习惯,既要看整体又要看细节,既要看表象又要看本质,既要看现状又要看趋势。要锤炼“去粗取精”的分析能力,学会区分主次、辨别真伪、把握重点,像“过筛子”一样过滤杂质。要提升“举一反三”的思维能力,善于从个别中发现一般,从特殊中把握普遍,真正做到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个案找规律。
用情倾听理解,才能找准对策良方。调查研究的关键在于用心感悟、用情理解。就像“解码器”,要把群众的“大白话”转化为政策的“专业语”,把基层的“土办法”上升为工作的“金点子”。那些最受群众欢迎的政策措施,往往不是来自办公室的“闭门造车”,而是源于田间地头的“灵光一现”。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盼、我有所为。要带着感情去倾听,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走进群众心里,了解最真实的情况。要带着责任去思考,着眼长远发展,探究深层原因,把握普遍规律,不能满足于表面现象、局限于当下问题。要带着使命去谋划,以崇高的使命感,把群众的期盼记在心上,把基层的建议落到实处,把调研的成果转化为政策,真正发挥调查研究的作用和价值。(周永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