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调研、深调研、真调研 夯实决策坚实根基

来源:金羊评论 作者: 发表时间:2025-08-13 13:10
金羊评论  作者:  2025-08-13
唯有把调查研究做扎实、做深入,才能让决策更接地气、更富实效、更顺应群众期盼。

调查研究是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中央八项规定第一条就明确要求改进调查研究,这既是对优良传统的赓续传承,更是新时代提升治理能力的必然要求。当前,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日益复杂,新问题新挑战层出不穷,唯有把调查研究做扎实、做深入,才能让决策更接地气、更富实效、更顺应群众期盼,为各项事业发展筑牢坚实根基。

在善调研中察实情。善调研,首在方法得当、靶向精准。调查研究不是走马观花的应付,也不是按图索骥的预设,而是用科学方法捕捉真实信息的过程。要学会“弹钢琴”,既看高楼大厦也看背阴胡同,既听顺耳话也听逆耳言,通过“点面结合”掌握全局。要善用“显微镜”,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的具体问题,从家长里短中发现民生痛点,从企业诉求中把握发展堵点,避免“大而化之”的笼统认知。更要会用“望远镜”,把局部问题放在全局中审视,把当下矛盾放在历史维度中分析,既见“树木”更见“森林”。唯有如此,才能跳出“被安排”“被设计”的调研陷阱,摸到真情况、察到实问题,为后续决策提供可靠的第一手素材。

于深调研中找症结。深调研,重在穿透表象、触及本质。事物的本质往往隐藏在复杂表象之下,若只停留在“走过场”“划句号”的浅层次调研,很容易被表面现象迷惑。要带着问题钻下去,像解剖麻雀一样拆解矛盾,对发现的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从政策执行的“中梗阻”追溯到制度设计的“最初一公里”,从群众反映的烦心事深挖到体制机制的老大难。要沉下心来蹲下去,在田间地头住上几天,在工厂车间跟班作业,在社区楼栋唠透家常,让群众愿意掏心窝、讲实话,从弦外之音中听出真实诉求,从细节变化中察觉潜在风险。唯有打破“蜻蜓点水”的浮躁,摒弃“浅尝辄止”的惰性,才能穿透层层迷雾,找准问题的根源所在,为解决问题找准突破口。

用真调研谋实策。真调研,要在求真务实、务求实效。调查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解决问题,倘若调研成果只停留在“纸面上”“报告里”,再好的发现也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要坚持“调研—决策—落实”闭环思维,把调研中发现的问题与政策制定精准对接,让对策建议既符合上级精神又契合基层实际,既立足当前治标又着眼长远治本。要敢于直面矛盾,对调研中发现的短板不回避、不遮掩,把群众的“金点子”吸收到解决方案中,把实践中探索的“土办法”提炼为制度规范,让每一条对策都有现实支撑、每一项措施都能落地生根。更要建立跟踪问效机制,把调研形成的思路举措转化为具体行动,通过“回头看”检验成效、修正偏差,确保调研成果真正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实效。(周永佳)

编辑:刘嘉文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