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金羊网评:新征程上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

来源:金羊网 作者:曾荣、陈韵茵 发表时间:2022-08-19 07:37
金羊网  作者:曾荣、陈韵茵  2022-08-19
党的百年诞辰之时,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00:00
00:00
详情
收起
00:00
00:00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大考。党的百年诞辰之时,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戮力同心、奋勇前行,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深入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交出更优异答卷,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是奋进新征程的必要前提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客观要求。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我们党总结中外社会主义运动经验教训,着眼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要理论任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揭示了历史和现实的辩证关系,彰显出继承和发展的辩证关系。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征程中,我们必须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要根据新的时代特征和要求,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不断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是促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表明,正是通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内涵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勃勃生机才得以持续彰显。进入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的良性互动机制进一步形成,文化事业作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构成,正在通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可以说,只有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进一步促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持续发展。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是奋进新征程的必由之路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有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遵循。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化,当下正处于思想活跃、观念碰撞、文化交融的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和非主流意识形态相互交织,各种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严重挑战马克思主义在主流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面对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严峻形势,必须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强大包容性和内生性特点,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有效抵御各种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冲击,抵御西文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渗透,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绝对主导地位。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有利于推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重要保障。文化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经济基础和人们的社会生活。马克思主义具有很强的理论张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则具有极强的内生性,二者的契合性可以增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的文化对社会各领域的渗透力和影响力,从而有效发挥二者在协调关系、凝聚民心方面的重要作用。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征程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结合,将进一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市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有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思想保障和智力支持。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是奋进新征程的必然选择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有助于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是总结我们党的历史所得出的最基本的经验。当前我们正朝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迈进。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我们要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立足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加深对政党与国家、民主与法治、政府与市场等重大现实问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意义上的思考与运用,在奋斗新征程的伟大实践中继续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有助于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进入新时代,继往开来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扬弃,不断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深刻理解和把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重要价值,不断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地位,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金羊网 文/曾荣 陈韵茵)

作者简介

曾荣,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陈韵茵,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

编辑:邬嘉宏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