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做春泥育桃李

来源:苏州新闻网 作者:叶温婉 发表时间:2022-09-09 18:26
苏州新闻网  作者:叶温婉  2022-09-09
00:00
00:00
详情
收起
00:00
00:00

□叶温婉

授课中的苏正明

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师范大学“优师计划”师范生回信,对他们寄予殷切期望,并在北师大建校120周年和第三十八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向该校师生员工、广大校友表示祝贺和问候,向全国广大教师致以节日的祝福。

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说,北京师范大学是我国最早的现代师范教育高等学府,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教师。希望你们继续秉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珍惜时光,刻苦学习,砥砺品格,增长传道授业解惑本领,毕业后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努力成为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2021年起,国家启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优秀教师定向培养计划”,由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与地方师范院校采取定向方式,每年为832个脱贫县和中西部陆地边境县中小学校培养1万名左右师范生。发展与振兴的关键在人才,基础则在教育,这离不开一批又一批愿做春泥的乡村定向师范生。

近年来,每年的高校毕业生中,都有这样一些年轻人:他们不畏艰辛,深入基层,站上讲台,教书育人,为乡村和边远地区教育事业贡献青春力量。从山沟沟里的“放羊娃”,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优秀毕业生,苏正民经历艰难,也有幸遇到了一个个伸出援手帮助他的好心人。如今,大学毕业的他用自己的知识回馈家乡,成了大凉山青年支教队伍中的一员。苏正民重返凉山,用心用情支教,带领学生逐梦追光,亦是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奋斗。

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每一位老师都不能满足于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时代楷模张玉滚,“扁担窄窄,挑起山乡的未来;板凳宽宽,稳住孩子们的心”。前一秒还在劈柴生火,下一秒执鞭上课,他坚守大山深处20余年,艰难斑驳了岁月,风霜刻深了皱纹,但他无怨无悔,用行动诠释“四有”好老师的内涵。隐性教育的资源无时不有、无处不在,高尚的师德师魂就是取之不竭的富矿。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正是因为有许许多多这样的好老师,孩子们走出大山再扎根深山,用教育反哺家乡。

“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是爱国情怀的传承,是敢于担当的勇毅,是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这些“优师计划”师范生,毕业后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将方寸之愿望融入宏伟理想,把“小我”融入祖国“大我”,让青春与祖国的发展同频共振。站上讲台,教书育人,榜样的力量会渗入到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也必然能帮助他们成长为最好的模样。

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甘做春泥、为国育人,定能换来桃李芬芳、硕果累累。

编辑:束孟卿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