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金羊网评:让“会讲的人”打动“听讲的人”

来源:金羊网 作者:朱波 发表时间:2022-11-13 12:48
金羊网  作者:朱波  2022-11-13
理论的温度来自火热的社会生活,来自人民群众的鲜活实践。

“今天的宣讲让我对党的二十大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身处伟大时代,我要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听了宣讲,我更能深刻理解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高校教师,我们将在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科学研究等方面作出应有的贡献。”“宣讲报告进一步加深了我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认识和理解。”“作为科技战线的一员,要做到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连日来,中央宣讲团在全国各地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走出报告会现场的各界听众反响强烈,引发共鸣。

又一次宣讲活动大幕拉开,又一场理论甘霖洒向全国。为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活动引向深入、落地生根,从10月30日《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二十大精神的决定》发布起到明年年初,中央宣讲团成员在全国范围内集中开展了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活动。连日来,很多领导和专家活跃在基层一线,灵活运用“座谈会”“田埂会”“板凳会”,乃至送上门的“炕头会”等诸多形式,燃旺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理论“热火”,真正把精神传下去,干劲提上来。

“功成理定何神速?速在推心置人腹”。党的二十大精神理论宣讲看似深奥,但其根脉却连接着现实的土壤,善用送上门的“田埂会”“板凳会”“炕头会”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善用沾泥土、带露珠、接地气、冒热气的语言,讲起来顺口,听起来顺耳。特别是各地组织的“小板凳式”的“微宣讲”,把“普通话”变成“家常话”,能够使基层干部群众融会贯通点滴入心,让“书面语”转化“口语化”,能够让宣讲活动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因为“小板凳式”的宣讲,能够号准群众的脉搏,触摸群众的心跳,使所讲的道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无遮无掩、水银泻地般灌入思想清泉,润泽百姓心田。

“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如中央宣讲团在内蒙古、云南、西藏、青海、新疆等地区宣讲时,结合少数民族群众生活方式,把“普通话”变成“家乡话”,把“书面语”变成“口头语”,把“汉话”转化为“少数民族话”,做到深入浅出、入脑入心,生动阐释了“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大家庭,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谐和睦共处。要让大家紧紧团结在一起,就必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团成员走进少数民族群众中间,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选择少数民族语言,面对面互动,既有“唠嗑”“拉呱”心灵与思想的真触动,又有理论与实践的润物无声,切实让“小切口”讲透“大道理”,“小故事”诠释“大理论”。

理论的温度来自火热的社会生活,来自人民群众的鲜活实践。到群众中间,与群众互动交流,不仅活跃了宣讲气氛,也把切入点置于群众视角,从大家最关切、感受最深刻的问题现象出发,引导群众从浅层面的认知向,理论深度的认识递进,从而达到了豁然开朗的效果,使得理论宣讲贴近群众最现实、最直接的切身利益,成为人们“日用而不觉”的自觉行动。

《琴诗》曰:“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这里的“琴”字,就好比是一本厚重的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头”犹如宣讲团成员,而“琴声”,其实就是宣讲团成员在基层宣讲时、发出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好声音”,“琴、指头、琴声”三者之间,合则百曲可为,离则一音无成。基于此,只有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学深悟透、弄通做实、知行合一,巧妙地把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新思想、新战略、新要求与宣讲艺术完美结合,并艺术化嵌入“会讲的人”的灵魂深处,才能拨动“听讲的人”内心深处的共鸣“心弦”,切实用党的科学理论凝聚人心。(金羊网 文/朱波)

编辑:聂粤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