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幸福为幸福——浅谈党媒记者的职业幸福感

来源:金羊网 作者:李时平 发表时间:2022-12-15 15:37
金羊网  作者:李时平  2022-12-15
党媒事业是我们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媒记者也是党的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今年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员干部只有胸怀天下、志存高远,不忘初心使命,把人生理想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之中,把为人民幸福而奋斗作为自己最大的幸福,才能拥有高尚的、充实的人生”。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11月致中国记协成立80周年的贺信中,寄语广大新闻工作者,“坚定‘四个自信’,保持人民情怀,记录伟大时代,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唱响奋进凯歌,凝聚民族力量,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党媒事业是我们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媒记者也是党的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很有必要将习近平总书记“把为人民幸福而奋斗作为自己最大的幸福,才能拥有高尚的、充实的人生”的谆谆教导,落实到自己的传媒实践中,落实到自己的人生追求中。只有这样,才是一个传媒人的最大幸福和最高成就,才能实现传媒人的最重要的人生价值。

今年9月,笔者带领羊城晚报、广东建设报的同事到大湾区与某城区的主要领导共同策划“幸福是什么”系列报道和专著出版专题方案,商议在党的二十大后,围绕这一“幸福工程”进行深入采访报道和结集成书,以反映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篇章,讲述激情燃烧岁月里人民群众干事创业的奋进故事,记录各行各业人们奋斗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幸福感属于人类情感的范畴,所谓幸福感是指人类基于自身的满足感与安全感而产生的一系列欣喜与愉悦的情绪。

如今传媒人的职业幸福感如何呢?现代传媒已成为巨大的文化产业,在互联网媒体渠道多元泛化,“人人都有麦克风,个个都是传媒人”的时代,传统媒体如报业、广播电视等行业略显式微,生存有些困难,有的新闻从业人员逐渐丧失斗志,出现落寞心态,从过去的“无冕之王”自嘲为当今的“新闻民工”。互联网、大数据、分众化、自媒体成为传播新秀的当下,一个专业传媒人如何能坚守“不忘初心使命”?如何在新时期继续坚持该坚持的,提升自己的职业幸福感、认同感和成就感?笔者认为,作为一个党的新闻工作者,把自身的职业幸福感结合到“为人民谋福利”的具体实践工作中去就有望实现。38年来,笔者在党委和党媒的长期一线工作经历(其中30年媒体从业经历),让笔者坚信:党媒记者,只要牢牢确立为人民幸福而奋斗的目标,以人民的幸福为幸福,以报道人民群众的幸福为幸福,以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为自己的幸福感,就能在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成就感辛勤付出中成就自己的幸福感、成就感。

如何做到?以下笔者结合自己30年的传媒工作实践,浅谈几点认识和思考。

第一,认识。党媒记者要认识到为人民幸福鼓与呼是党媒工作者崇高的使命和责任,以人民的幸福和幸福感为自身的幸福和幸福感,认识和践行这一使命和责任,必将提升其职业的幸福感。

一是党性要求。

中国共产党是以共同理想信念为纽带而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共产党人的奋斗的目标。“为民造福”是党员对坚定的理想信念追求的最好诠释。共产党人将个体小我融进人民的大我、融进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个人才可能得以获得有限生命的不朽价值。

中国共产党坚信“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奉“为人民服务”为圭臬。作为具有全球重大影响力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我们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以实实在在的行动赢得了人民信任、获得了人民支持。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民群众才纷纷聚集到党的旗帜下,听党话、跟党走。

放眼中央和省内党媒从业者,应该说骨干和中层以上领导都是共产党员。我们每个党的新闻工作者和共产党人,认同并自觉承担历史使命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发展的内在要求,检验一名共产党员是否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有客观标准的,特别是党媒记者是否具有党性?就看他是否将镜头和笔头深入人民群众之中,充当党和人民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充当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宣传队”和“播种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广大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二是人民性要求。

人民性要求是指党的新闻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的讲话中提出“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并深刻指出:“坚持人民性,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具有人民性要求,一方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主体,坚持人民性,新闻舆论工作才能获得取之不竭的动力源泉和稳如泰山的根基。另一方面,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决定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和从业人员也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党媒工作实践应用中,也证明了坚持群众路线,做到向上接天线、向下接民情,符合人民性要求,才能将新闻工作做好做实。

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要求。

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绵延不绝、博大精深,其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值得党媒工作者去领悟践行。特别其中的民本思想,新时代我们党媒工作者理应赓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在自身的工作实践中身体力行、发扬光大。这也是优秀历史文化传承之必然。

第二,实践。作为一个党的老新闻工作者,在几十年的新闻实践中,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及以人民幸福为幸福这一目标,关注社会、关注民生,以提升人民幸福感为己任,为民生疾苦和人民幸福鼓与呼。

笔者在三十年传媒工作实践中,不论是在韶关、清远市委从事“编外记者”工作时期,抑或是在党中央机关报工作时期,还是在省委党报担任领导工作时期,努力做到忠实践行之,积极推动之。

一是关注人民群众生活生存所需,与人民群众同频共振,共忧共乐。

1989年秋冬之际,笔者陪同光明日报社记者深入到“三连一阳”地区调查研究。在听取连南县委书记邓万社介绍情况时,得悉该县正在修建板洞水库,以解决四万瑶胞的食水问题,这项工程还兼有发电、灌溉等综合效益。但因资金短缺、工程受阻。

第二天,我们翻越重重大山到了板洞水库现场察看,还到了几个瑶族乡镇调查,目睹瑶胞要翻山越岭到数里之遥的山外担水,一遇到天旱更难找水,看到一个个瑶胞吃力挑水在山路上步履艰难的模样,我们的心情颇为沉重。

回到清远后,笔者根据县里提供的有关材料,再加上深入实地调查的情况,综合写成一篇《连南板洞水库工程资金短缺问题亟需解决》的调查报告,一式两份,一份寄给光明日报社记者发内参,一份报省有关部门,不久就得到时任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的批示:由省负责解决资金缺口1050万元。就这样解决了资金缺口这一难题,加快了板洞水库的修建速度,为解决瑶胞食水问题、发展瑶区经济尽了一点力。

1988年清远建市以来,各级党委、政府大力推动石灰岩地区的人口迁移工作,至20世纪90年代初已转移了部分石灰岩山区人口,移民后大都一年可以解决温饱。但笔者在专题工作调查中还了解到异地迁移的石灰岩山区特困人口,人口迁移缺乏统一协调,有些发达地区对山区人口迁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令移民有后顾之忧的户籍、土地问题大多未解决,还存在迁移费用相当紧缺、移民负担过重等难题。

1992年春,笔者深入到阳山县的东山、连南县的三排等地着重调查这一问题,调研后写成《清远市石灰岩地区人口迁移存在的问题亟待解决》一文上报省有关部门,得到时任省长朱森林同志、副省长凌伯棠同志批示。省有关部门根据领导批示制定全省的相关政策,一举解决了山区移民亟待解决的问题,这篇调查报告获得广东省委办公厅1992年度优秀信息一等奖。

2001年新年伊始,人民日报社华南分社决定将笔者派到粤北韶关、清远两市筹建记者站,担任站长。笔者在粤北山区翻山越岭、沐雨栉风,深入大山里狠抓民生问题报道。那时粤北大片石灰岩山区群众连吃水、燃料问题都没有解决,当时有一句话:“全国最富的地方在广东,最穷的地方也在广东”,而广东最穷的地方就在粤北石灰岩山区。

笔者了解到当时韶关各级党委、政府正努力解决石灰岩缺水地区“饮水难”和山区群众“燃料难”的问题,作为一个专业记者,民生和民忧时时悬于心,2002年新春佳节刚过,笔者便直奔韶关石灰岩山村,对当地人民群众“饮水难”问题进行情况摸底(在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支持下当地家家户户建设了蓄水池)。在掌握了生动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后,饱含对山区缺水群众的感情,笔者撰写了《留住天上水,敲开富裕门》这篇长达5000字的通讯,在《人民日报·华南新闻》第一版刊发,《韶关日报》在头版头条转载,稿件得到韶关市委和报社编辑部的肯定,获得报社特稿奖励。

当年8月又随时任省委书记李长春同志到韶关,参加全省解决严重缺水地区群众用水难问题现场会。目睹见证广东各级党委、政府关心解决粤北深山缺水群众“饮水难”问题,笔者又写下鲜活的现场报道,报道山区群众对我们党和政府建设“幸福工程”的感激之情和洋溢的幸福感。

2005年元宵节期间,笔者了解到韶关市大建沼气池,大力解决山区群众“燃料难”的问题,认为这是一个“民心工程、富民工程”。为此,又深入韶关山村采访,还专访省的主管领导、省农业厅和韶关市委领导,获得大量生动的第一手材料。在当年“两会”期间以“燃料革命改换粤北山区容颜”为题在《人民日报·华南新闻》显著位置发表长篇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广东省农业厅、韶关市委宣传部为此给报社寄来感谢信,给予高度评价。年近九十的慕君老同志,是1936年参加革命的,曾先后任过湛江市委书记,省政府副秘书长,省农委副主任。他通过省农业厅约见笔者,对这篇关心民生福祉的报道大加赞赏,他说:“这是第一次在人民日报读到这样大篇幅的沼气报道。”并请笔者一定要陪同他老人家到韶关山村考察沼气池的建设情况。

笔者当年在新闻采写一线时,还关注教育扶贫的报道,在粤北到贫困山村和群众中了解到,贫困的根本原因还是人口素质较低,缺乏教育,我们党和政府扶贫应先扶智,使之接受教育,提升素质,掌握生存发展的技能,这才是贫困群众和家庭走出贫困,走向全面小康,走向幸福生活,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因此,笔者和同事又深入到全国明星技校——清远技校采访,写成长篇通讯刊发在《人民日报·华南新闻》头版头条,将消息刊发在2004年6月30日《人民日报》一版报眼。据了解,这是清远1988年2月28日建立地级市以来,第一次在《人民日报》一版报眼位置刊发报道,并获得广东新闻奖。这也深刻证明,一个新闻工作者只要将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注入笔端、写入报道,就会有满满的收获,也就会有幸福感和成就感。

笔者深深认识到,正是因为深入基层山区第一线调查研究,以民为本,贴近民众,关注民生福祉为己任,才能在民生深切渴求的需求一线挖掘到“真金子”,以笔为椽,急民之所急,解民之所需,写出一大批“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鲜活新闻故事。

二是为公平正义鼓与呼,关注弱势群体,体现党媒工作者担当使命。

作为党的新闻工作者,“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笔者始终将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守护公平正义,作为自己的使命担当。

2003年6月,笔者获悉湖南湘阴青年王敏在广州市海珠区街头见义勇为,被歹徒杀害。其父亲来广州孤立无援,两手空空,无钱料理后事,令人心寒。笔者获悉后立即赶赴现场,经过深入细致的现场调查,撰写了内参报道《一青年见义勇为,死后遭遇凄凉》,在人民网头部位置公开刊发报道,营造社会舆论氛围,又通过报社内参送时任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同志,引起了重视和批示。笔者还联系羊城晚报社记者李宜航、周敏、余颖公开报道了此事,社会影响力得到持续扩大。好青年王敏在广州街头的鲜血没有白流,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三级有关部门充分肯定了他见义勇为的义举,当面向王敏父亲赠送慰问金,并隆重举行了遗体告别仪式。湘阴县委副书记赵岳平(现任岳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带队专程到广州慰问家属,并进行善后,湘阴县委、县政府还举行了隆重的欢迎见义勇为英雄王敏骨灰回归家乡的仪式活动。不久,湖南省团委追授王敏为全省“优秀共青团员”,并号召全省团员青年向他学习。

因为笔者率先报道,王敏见义勇为的壮举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也令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粤湘两地群众争相阅读有关“王敏事件”的追踪报道。湖南省政府驻广州办事处、湖南省湘阴县委领导和王敏父亲一行到人民日报社华南分社赠送锦旗,充分肯定报社记者率先报道之举,称赞记者报道是“人民日报记者为人民”。

三是报道区域发展成果,把成就写在大地上,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

笔者在党中央机关报派驻粤北工作的那几年,亲眼见证地处欠发达地区的清远市,抓住广东区域协调发展、珠三角产业转移的机遇,实现了经济跨越式发展,其GDP等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连续多年位居全省之冠,综合实力排名由全省末位上升中位,成为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榜样,当地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迅速提升,获得感和幸福感也大幅提升,当时的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称赞清远已成为“粤北山区一颗耀眼的明星”。

2005年8月,笔者有幸参加人民日报社总编辑张研农亲率的赴广东采访组深入清远采访。采访组到清远后,除了与市主要领导座谈外,还深入企业调研。不久,在《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位置发表了特稿《广东酝酿发展模式之变》,文中特别提出新的“清远现象”的概念,肯定了清远由“寒极”到“热土”的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不凡历程。这篇特稿在广东特别是在清远引起了热烈的反响,当时市主要领导向笔者提出还要有后续报道。为此,笔者又专门撰写了解读“清远现象”的系列宣传方案,组织了采访团队深入清远采访,在《人民日报·华南新闻》以及《人民日报·情况汇编》刊发系列报道和内参,尔后又将这些报道结集在人民日报出版社正式出版,书名定为《从“寒极”到“热土”——解读清远现象》,书名邀请时任广东省委副书记蔡东士泼墨题写,序则由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米博华专门撰写。博华同志在序文中写道:“粤北记者站驻站记者多年跟踪报道清远,见证了清远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性变化过程。”他表示,将相关报道结集出版“从中可见清远市作为广东欠发达地区典型近年来快速发展的轨迹,也给全国同类型地区加快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笔者亲手撰写的新闻报道和策划,不但获得了人民日报社领导、广东省和清远市领导的重视支持,而且社会各界反响热烈,大大鼓励了清远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信心和斗志,也大大增强了清远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豪感和幸福感。回忆起这段时间的职业经历,能为清远发展和人民幸福鼓与呼,真正干成了一件有影响力的事。强烈的职业成就感和幸福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手中的笔“为人民谋福利”,就是 “自己最大的福利”。

第三,思考。在互联网时代,如何增强党媒记者的幸福感,“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在此抛砖引玉,期盼方家指正。

一是要坚定理想信念。

党媒记者必须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信念,在思想上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清醒认识“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将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在行动上要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鼓与呼,自觉将群众观点、群众路线贯穿到日常工作中,真诚地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忠实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呼声和要求,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党媒记者必须要确立为新闻传媒事业奋斗终身的目标,新闻传媒工作是常干常新的工作,也是在社会具有影响力的职业,一经确定,就要抱定终身为之奋斗的决心和意志,不要迷失目标,不要被蝇头小利迷惑,“将军赶路,不追小兔”,要矢志不渝、不懈奋斗、排除万难,将会终有成就。

马克思说过:“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一个党媒记者,如果你从事的是自己所热爱的事业,是为人民幸福而奋斗、是为人民的幸福感而努力,虽千难万险、千辛万苦一定会是毫无怨言、任劳任怨、在所不辞,而充满职业幸福感的。

二是要不断学习提升。

当处在互联网时代,信息爆炸的社会,“一招鲜,吃遍天”难以为继,“活到老,学到老”似是常态。一个党媒工作者必须要不断学习提升,使自身的素质能力能和时代共同进步。人民领袖毛泽东一生学习孜孜不倦,学识渊博,“学富五车”,哪怕到了晚年还在学习英语,努力掌握这沟通世界联通人类的语言工具,令人叹服。我们党媒工作者只有不断学习,适应党的新闻工作队伍建设要求,包括政治素养、理论水平、政策水平、业务能力等。通过学习达到了上述要求,你就一定会取得良好的工作效果和业绩,你就一定会有充满职业幸福感,你就一定会更加热爱党的新闻传媒事业,这是一个顺理成章、辩证统一的逻辑关系。

早在1997年春,笔者在参加人民日报社华南分社第一批采编人员招聘面试时,就曾向考官表示,要在未来中央党报的新闻职业生涯中,努力按照党中央对党媒工作者提出的打好“五个根底”(即理论路线根底、政策法律纪律根底、群众观点根底、知识根底、新闻业务根底)要求,勤奋学习、扎实根底、求真务实、奋勇争先,为党和人民的新闻事业鼓与呼。回忆起来,成为一名光荣的党中央机关报记者,从第一天到此刻,这“五个根底”一天未忘,牢记心间。

三是勤奋努力工作。

著名科学家爱迪生说“成功等于1%的灵感和99%的努力”,他被美国权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评为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第9名,笔者认为,这1%的天赋和99%的汗水劳动是两者辩证统一、缺一不可的。笔者同时也认为,勤能补拙,如果天赋不够,经过后天努力也可以补齐短板,改变命运,走向成功的。

笔者大学毕业前到县广播站实习三个月,对新闻事业产生浓烈的兴趣,到后来毕业分配到市委机关办公室从事文秘工作成为“编外记者”起,一直到通过公开招聘考试成为党中央机关报一名记者。30余年来,通过“人一之,我十之”的付出和努力,早年在党中央机关报一线新闻采访时期,就始终坚持“不到现场不写稿,不动笔墨不署名”的职业原则,始终坚持“出新出彩不出错、有品有格又有神”的职业目标,以“脚踩式”职业坚守,到新闻发生的第一线去,到工厂农村去,到大山深处去,到老百姓家中去,采写了大量鲜活的、有温度的新闻,被报社领导称之为用脚“踩”出来的新闻;后来笔者转至报业管理领导岗位,也保持初心,心系一线,仍亲自带领采访团队到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圳前海采访,策划出系列报道见报,展示了前海人当改革开放排头兵的风采,后又策划主编出版《特区中的特区》一书,为深圳前海成为粤港合作区舆论先行、鸣锣开道。

就这样,笔者在繁忙的党的新闻事业中,找到了自己满满的成就感、幸福感。

■本文编辑:张桂萍

image.png

■2019年11月,时隔30年,作者回访已于1994年建成的连南县板洞水库。

作者简介:李时平,现任羊城晚报报业集团(羊城晚报社)党委委员、副社长。曾在中共韶关市委办公室第一秘书科工作,曾担任中共广东清远市委新闻秘书,清远市新闻工作者协会秘书长、副主席;人民日报社华南分社总编室编辑、记者,粤中、粤北记者站站长,主任记者;广东省广告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纪委书记、副董事长;羊城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等职

编辑:邓豪杰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