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午休“趴睡”变“躺睡”是必要升级 但需攻克多个难点
□赵亮晨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级中学教师张琼丽在今年两会期间建议,在全国中小学推行“趴睡”变“躺睡”,充分保证中小学生实现优质午休。
对于处在成长发育阶段的中小学生来说,睡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育部在2021年就印发通知,明确要求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每天的睡眠时间应分别达到10小时、9小时、8小时。
“睡眠令”出台之后,“午休”选项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了中小学生的日程表中,但新的问题也随之出现:大部分学生午休只能盘起双臂在课桌上“趴睡”,醒来时往往双臂发麻、眼睛肿痛、背部酸痛,不但睡眠质量堪忧,甚至还给身体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
想要“趴睡”变“躺睡”,显然并不简单。相当部分学校教室较小、学生较多,缺乏容纳所有学生“躺睡”的空间;让学生回家午休更不现实,有条件就近回家且有家人照应的学生终究是少数。
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争取“躺睡”的空间?在技术上,不少学校已经作出了积极的探索。例如,杭州一所小学引入了可调节高度的课桌和可调节靠背倾斜度、带脚部踏板的椅子,可以实现相对舒适的睡姿。但是,要破解“趴睡”变“躺睡”的难题,还面临诸多难点。
一方面,是相关资金的设置和使用如何合理化。在教室大小和学生人数难以改变的前提下,通过改造或引入新的配套课桌椅,无疑是一个微观上更现实的方案,但要更换课桌椅,同样是一笔不菲的支出。例如前面提到的杭州学校的例子,一套新课桌椅1200元,首批180套也仅能覆盖到一年级的六个班级。一线城市的学校要在校内完全普及尚且有难度,想要全国普及,难度可想而知。张琼丽代表提出中央和各级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固然是个思路,但除却资金需求量较大之外,如何安排更换的先后顺序、如何避免“睡眠设备”升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资源分配的不公平,亦需要多费思量。
另一方面,是政策效率和措施如何保持平衡。如果“睡眠令”深化到保障睡姿,并在全国中小学推行,就像张琼丽代表提到的那样,势必需要有一定的考核机制、标准来激励和保障方案的推行。如果设立硬性指标,须充分考察指标的可行性和地域的差异性,以免校方在难以达标的情况下,层层转嫁压力,最终令学生和家长承压。
此外,“躺睡”也并非必然就比“趴睡”更健康,毕竟平躺的角度不同,腰部和背部的受力情况也不同。因此,具体怎样的睡姿才更健康,还需要医学界的专家进行更深入论证,并达成一致意见,作为政策制定执行的科学依据。
少年儿童午休的必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毕竟在升学压力之下,相比起在家保证睡眠,学生在学校里的休息时间相对来说,才更能得到统筹性的保障。因此,完善午休是“睡眠令”升级的必然需求。但是,“趴睡”变“躺睡”还需要多方论证,兼顾公平、效率和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