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评线】金羊网评:人才赋能,让“新产业”实现“产业兴”
建设冷链物流等基础设施,拓展农村电商等新兴业态,发挥返乡入乡创业人群联农带农优势……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因地制宜选准产业发展的突破口,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形形色色的农副产品,山清水秀的田园风光,耕读传家的文化传统,都是乡村产业发展的独特土壤。
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前提,既是从根本上斩断穷根的方式,激发乡村“造血能力”,也能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走好可持续发展道路,增强人民群众增收致富底气。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才。依托乡村资源优势、生态优势、文化优势,写好“土特产”大文章,关键在人才赋能,把人才聪明才智变成希望田野的点点星光,不仅照亮这片广袤大地,更能打响“土字号”品牌,凸显产品优势、产业优势,延伸特色产业链条,让“新产业”实现“产业兴”,让“产业兴、百姓富、生活美”的乡村振兴画卷在神州大地上徐徐展开。
思路决定出路。“木桶理论”告诉我们,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促进乡村振兴,必须坚持扬优势和补短板的双向发力,增强后劲和底气,方能行稳致远。从特色产业的生产、运输、销售、售后等各个方面,找准“小产品”成为“大产业”之间的堵点、痛点,有针对性地推动问题解决,既能让好思路成为好出路,更能在“补短板”到“砺尖端”的过程中,实现延链、补链、壮链、强链的全链条深加工,完善产业的整体布局,促进特色产业快速地发展起来。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改革创新是特色产业行稳致远的根本动力,市场的需求在不断变化,特色产业的供给也需要与时俱进,符合人民群众的新期盼、新需求,这就需要在创新上下功夫。信息时代,数字技术极大地推动了乡村振兴,比如,手机这头,主播边品尝、边讲解;屏幕那头,消费者纷纷点赞下单。把消费者和销售者对接的平台搬到网络,既拓宽了市场的覆盖面,也满足了新时代消费者“买新鲜、买实惠”的新需求,让更多“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的购消费愿望变成了现实,让一根网线连接了农村和城市,推动文旅、康养等产业与农业的跨界融合,以创新点亮乡村振兴发展的新未来。
人才是第一资源。产业振兴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人才,尤其是对一些特色人才的需求,破解乡村人才短板,促进人才创新,关键在人才政策上精准滴灌,加大对人才引进力度,以求贤若渴、人尽其才的方式,让每一个人才在乡村找到舞台,在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过程中,让人才创新成为乡村振兴的一张张优异答卷。越来越多的“新农人”成为了乡村振兴的主力军,他们带来技术、资金、项目、技术、管理和理念,带动农户致富,成为了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兴农人”,让我们在这些怀揣梦想的人才身上,看到了乡村的朝气蓬勃、欣欣向荣,更看到了人民向往的好日子在好创意、踏实干的过程中,不断从梦想照进现实。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讲好新时代乡村振兴故事,离不开更多的优秀人才为新时代“三农”带来新思维、新出路、新技术、新模式、新玩法,努力让特色产业的特色更鲜明、土味更足、跨区域融合不断延伸,勾勒“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新图景。(金羊网 文/梁文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