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之滨善美城

来源:金羊网 作者:杨敏锐 发表时间:2023-04-02 21:28
金羊网  作者:杨敏锐  2023-04-02
汕尾,谐音“善美”,过去又叫海陆丰,滨临南海,卧枕莲花山,靠近珠三角,遥望港澳台。

汕尾,谐音“善美”,过去又叫海陆丰,滨临南海,卧枕莲花山,靠近珠三角,遥望港澳台。

近年来,汕尾锚定沿海经济带战略支点、“双区”山海花园、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海洋经济振兴发展示范区的定位目标,紧抓“两廊两带”发展机遇,主动加入“深莞惠朋友圈”,“入珠融湾”承接产业转移,东承西接、借梯登高,抓实都市型现代精品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数字经济,特别是,牢牢扭住海洋经济这个主引擎、增长极,实干当先、奋勇争先,经济社会发展稳进提质、高分“交卷”。

成绩予人信心,前景催人奋进。未来的汕尾,契机无限,惹人艳羡。

羡慕汕尾,这里近海邻洋、海陆双丰。把目光投向水域,汕尾有着“百岛十滩九湾双线一场”。881个海岛星罗棋布,金町湾、金厢滩远近闻名,碣石湾、红海湾为粤东三大海湾之二。北回归线穿城而过,光照充足,域内水资源充沛,螺河、黄江等内水交织,雨热同期,常年气温在22℃左右,海洋性气候明显。455公里长的海岸线居全省第二、粤东首位,可建10万吨级以上码头泊位8至10个,具备20万吨级国际枢纽港口开发条件,适宜发展临港工业、物流产业。海域面积2.39万平方公里,汕尾渔场为中国四大渔场之一。把视野转向陆地,汕尾的土地自古丰饶,大块田里种水稻,小坡地上栽番薯。特别是,粤东近海第一山——莲花山上,森林茂、草药丰、风物艳,伸手攀得着古树仙茶,张耳听得到豹吼鲵啼。最美妙的,还数徜徉在天然温泉中,聆佛偈、说道义,飘飘然心生超脱。

羡慕汕尾,这里碧海清洋、宜居宜游。汕尾美,美在天然。市区滨海抱湖,“母亲湖”品清湖是我国大陆最大的滨海潟湖,城在海畔、湖居城中。四季花开,蜂蝶翻飞,与婀娜灵动、柔媚娇俏的汕尾女子互相妆点。生态优美,空气质量多年蝉联全省榜首,蓝天映照碧海,季风从太平洋吹来,时有白云轻浅飘过,宛若处女凝眸中转瞬闪过的情郎身影,教人痴迷沉醉。汕尾誉称“粤东旅游黄金海岸”,天然沙滩洁净宜人,“水鸟之乡”“休闲城市”“生态养生之乡”系国字号品牌,玄武山、遮浪海滨、凤山妈祖旅游区风景秀美。

羡慕汕尾,这里傍海依洋、饮食淡雅。食在汕尾,心广体胖。过去,这里饮食节俭,主食番薯,早午两餐食粥糜。后来,省港“早茶”“午茶”“宵夜”等习俗悄然渐入。改革开放后,随着青壮年涌向“珠三角”务工,留守汕尾的老人小孩作息更舒缓,饮食愈清淡。如今,汕尾饮食荟萃闽粤风味,尽得五谷、菜蔬、海鲜、百果滋养。在全市第一产业的311.07亿元总产值中,农业和渔业占了253.14亿元,“饭稻羹鱼”是其生动写照。

羡慕汕尾,这里尊海重洋、淳朴温良。海洋温柔手,儿女思乡愁。汕尾汇聚融合了闽南、潮汕、客家、广府的文化,荣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拥有1个世界级、9个国家级、29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量质之高居全国前列。宋元之际,躲避战乱的林氏族姓自福建迁入这里,带来了善良淳朴、智勇勤劳的妈祖文化。千百年来,妈祖信仰犹如汕尾人的温馨避风港。全省最古老的妈祖庙、最大型的妈祖广场和妈祖文化节,而凤山妈祖石像的规格更是全国之最……

羡慕汕尾,这里蹈海沉洋、丹青永照。“热血腔中祗有宋,孤忠岭外更何人”,在海丰县城北郊五坡岭上,绿树掩映中,纪念南宋丞相文天祥的“方饭亭”巍然屹立。为匡扶宋廷、延续汉祚,公元1278年,文天祥率兵在此据守。疲困饥寒的宋军正埋锅造饭时,遭元军袭击。将军邹沨披创十多处,竭力杀敌、自刎殉节;将军刘子俊掩护中军,冒称主帅文天祥赴死,计破后被敌活烹。文丞相吞“冰片”自杀不成,被俘后途经“十万将士齐蹈海”的崖山时,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正气壮歌。700多年来,民族精神滋养后世。明嘉靖年间,为抵御倭寇侵扰,将领俞大猷在此祭拜忠魂、激励军民,获“海丰大捷”;都御史吴桂芳发动地方兵吏,碣石一战大获全胜。共产党人贺绿汀在参加海陆丰武装起义时,瞻仰忠魂后创作出革命战歌《暴动歌》;周恩来、叶挺、刘伯承、贺龙、聂荣臻等革命先辈在南昌起义失利后,正是从汕尾平安脱险。汕尾,全国13块红色革命根据地之一,中国第一个县苏政权诞生地,拱卫策应过中央苏区,以彭湃烈士为杰出代表的海陆丰革命志士在这里付出了生命、鲜血与汗水。徐向前元帅一部《奔向海陆丰》著作,让这片沃土家喻户晓……前贤满腔忠勇血,衍化几多节义身!

羡慕汕尾,这里镇海巡洋、护国卫民。得享岁月静好,不忘负重前行。汕尾有着古代全国著名的卫所,抗击过倭寇和近代西方列国的海盗,海防文化久远,仍有炮台遗存。回首内忧外患、物资匮乏的年代,我国神出鬼没的核潜艇,曾给予世界霸权主义国家以强力震慑。被誉为“核潜艇之父”的,正是汕尾优秀子弟黄旭华院士和彭湃之子彭士禄院士。

羡慕汕尾,这里过海飘洋、寰宇连枝。汕尾人古来亲水,勇于“闯海”“耕海”“贩海”。一块舢板、几枝木桨,一片布帆、几条竹竿,就敢“闯南海”“撞东沙”,通港达澳、过海飘洋。汕尾人由此走出,在世界各地开枝散叶,有140多万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海外汕尾儿女心系桑梓、情深义重,改革开放以来,捐资赠物达18亿元,支持家乡教科文卫、水电路桥等公益建设,龚俊龙、卢绍杰、涂辉龙、钟小健、钟声坚、林如光、林伟华、彭云鹏、廖章然等典范人物争相涌现,骨肉相连、心系汕尾的海外社团也迭出不穷。

羡慕汕尾,这里向海望洋、开放先行。商贸隆隆开,金银滚滚来。作为全国首批对外开放港口之一,汕尾港海贸兴旺、经久不衰。汕尾港形成于明清之际,在乾隆初期发展迅速,舟楫云屯,商旅雨集,海邑区会。光绪二十九年货轮通航香港,民国三年客轮穿插于周边口岸,一度汇聚了百余家外商商号,电台传讯、联庄经营,誉称“小香港”。后来,当地海贸几经起伏,苏醒在改革开放春风中。自从1988年建市,汕尾发展日新月异。这里是全国最早实施海洋发展战略的地级市,向海图强、开创抢先,率先于全国建立海洋经济行政机构与水产品批发市场,在渔业经济体制综合改革上探路子、摸经验。

羡慕汕尾,这里济海经洋、产业兴盛。一水生万物、兴百业。汕尾有3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龟龄岛上鱼苗壮,遮浪角边海藻生,金厢南域鱼礁现,各类水产产业园和渔港经济体如冒头春笋。2022年,180亿元投资激活了海洋能源产业,全国最大平价海上风电场建成投运,陆丰核电5、6号开工建设。摆脱了疫情滋绕,海岸线经济火爆复元,在各大休闲旅游区,打卡观光的游人奔涌如潮。港航物流业集聚发力,新港区、白沙湖作业区两个7万吨级公用码头正全力抓建,加快与小漠港、盐田港对接合作;红海湾港口经济区优势彰显,粮食储运、饲料加工、食品制造等产业集群壮大。综合保税区正在积极申报,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正在大力创建……由点到面、放大做强,软硬并蓄、一派兴盛。

羡慕汕尾,这里阔海辽洋、图景光明。谋定而后动,步步积胜势。汕尾将聚焦五大产业,奏好“五部曲”交响华章。翘首跂望,风光水火核,电力能源产业做大做强;“深远海养殖+”风电、休闲海钓、精深加工、文旅融合,“海上粮仓”高质高效;在自己的骨头上长肉,海洋工业装备制造加速发展;练好吐纳收放基本功,粤港澳大湾区血液营养交换机加快打造;海岸+海岛+海空+海面+海下“全海域”发展,“冬养汕尾”美名远播,滨海旅游文章全面做活。

羡慕汕尾,这里招海来洋、外资来投。栽下梧桐树,静待凤凰来。近年来,汕尾市重视外商外企外资外才,给钱、给地、给资源、给服务,形成政策“洼地”。对年投入外资金额2000万美元以上的新项目以及增资扩产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给予省市财政奖补。重点支持世界 500强和全球龙头企业投资项目,以政策引导利润再投资。大力支持创新驱动,配套支持外企外资外专科研创新。《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实时更新,“大礼包”不断调整优化。

羡慕汕尾,这里纳海融洋、助企惠商。准入即准营,恰似骨肉亲。近年来,汕尾主动融入“双区”建设,亲近外来经商务工人士,“粤系列”营商品牌持续擦亮,服务事项纷纷上线“粤商通·汕尾版”,智慧政府建设成果经验丰硕。落实外资侨资优待政策,统战、发改、工信、商务、投促、税务、市监等多部门“店小二”密切配合,630多家外资侨资企业在全周期服务下发展壮大。特别是,2023年2月,全市启动“清风伴企行”专项行动,致力于投资营商一事无忧、创新创业“一展鹏程”、工作生活一体温馨,不惜攥重拳、措重手,在保驾护航民营经济时,也精心呵护了外企外资。

羡慕汕尾,这里理海治洋、共建共享。文明其表,制度其里。汕尾坚持党建引领市域治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工作专班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全社会共同参与,丰彩的善美气质下,文明联创、驻镇帮村、“民情地图”、“格格”治理,基本实现“一图掌控”“一网通办”。“党建+社区+侨+社工+志愿者”建设“连心侨桥”,华侨管理区更是打造成了“侨胞之家”基层治理美丽样板。

羡慕汕尾,这里旺海兴洋、至善至美。弘扬优良传统,续写时代光荣。汕尾深度赓续红色精神、引领文明风尚,红色文化有机融入城市品质,积善成德、美之至矣。从“时代楷模”彭士禄、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旭华,到“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曾昭群、全国“最美基层民警”颜海龙、“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张祥标,再到各行各业各领域以凡人善举感动汕尾的张立业、王晓怀、刘冬芹、王雪清、林奕彤……文明花开香满园,同心掬得满庭芳。社会主义正能量感召着平民英雄、凡人善举,激发着汕尾儿女接力奔跑、奋进不止。两年来,汕尾蝉联广东省文明城市年度测评第一名,凝结着全市干部群众的几多心血!

羡慕汕尾,这里拓海开洋、同心致富。福往者福来。上世纪六十年代,国家曾经援引东江水滋养香港;新时期,香港为莞深发展打开了天窗。今天,汕尾将畅享湾区吹过的暖风,搭乘湾区发展的便车,续写“湾区”“老区”春天的故事。绘蓝图,接轨深圳东进战略都市圈建设;抓基建,半小时融深,一小时入广,路电网互联;接产业,着眼总部研发在深圳、转化落地在汕尾,建补延强,集约抱团;享资源,在科研、技术、金融、人才、服务上大合作,高质量效益打造“创新岛”;扩格局,学先发城市经验制度,当革命老区示范表率,彰显先富带后富、特区帮老区的崇高政德。

羡慕汕尾,这里越海超洋、竞标争先。挟泰山以超北海,变后发为先至,于变局中开新局、觅新机。站在建市35周年这个极其特殊、极其关键的时间节点上,汕尾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新发展理念,扎实推进党建引领“三六九”工程建设,聚精会神打造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力向深蓝挖活水 喜看明珠绽毫光。放眼眺望汕尾,到2035年,将基本建成沿海经济带靓丽明珠;到2050年,将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环境优美、充满活力的现代化滨海花园城市。那时节,海陆丰革命老区将不仅是一省一国的示范榜样,也毕将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点亮人类文明的熊熊火炬。

心动就要行动。趁着春光好、春风暖、春意浓,快来广东汕尾,与时代同行,与善美相拥。

作者姓名:杨敏锐

编辑:邓豪杰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