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晚,2023年广州夜间消费节启动仪式在珠江新城高德置地秋广场举行,特色夜市集、粤陶巴音乐美食主题大巴、文艺演出等热闹非常,来自政府、商圈、商业综合体、金融机构、平台企业、商业机构的300多位嘉宾,在现场共同见证了夜间消费节的启动。
连日来,丰富多彩的“夜经济”点亮了全国各地城市夜晚,成为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需求的重要方式,在促进服务业加快复苏、释放消费市场潜力、提升城市魅力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创新消费场景,丰富消费体验,增强消费动能,不断点亮消费新“夜”态,激活经济发展新动能
丰富城市内涵,提升竞争能力。消费兴则经济兴,消费活则经济活。数据显示,60%的消费发生在夜间,当日晚6时至次日凌晨2时,已成为许多居民消费的“黄金时段”。作为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夜间经济繁荣程度是一座城市经济便利度和活跃度的晴雨表。不论是山东枣庄台儿庄古城集聚美食小吃、非遗文化等业态的渔灯巷特色街区,还是开发互动风车、天幕广场、爱心桥、夜光跑道等网红打卡点,吸引众多游客的湖南长沙雨花区圭塘河畔溪悦荟商业街区,抑或是以肉燕、鱼丸、海鲜锅边等各色美食,流光溢彩的三坊七巷历史文化,吸引市民聚会休闲的福建福州市鼓楼区……伴随着城市功能逐步从生产转向消费,旅游观光、购物、娱乐等服务消费需求加速释放,作为文旅消费市场新亮点的夜间经济,成为各地丰富城市内涵、吸引游客、提升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方式。
创新消费场景,释放消费潜力。激发夜间经济消费潜力的关键,在于增加有效供给。从“舌尖美食”到“参观游览”再到“文化体验”,夜间经济的业态正随着消费升级不断更新。从以露营音乐会、街舞表演、航拍秀等丰富的消费新场景,吸引市民前来体验的山东枣庄薛城区,到以“城市文脉中轴,百年摩登重现”为主题,分布着文化展示与体验、游览、购物、餐饮、休闲娱乐等多元潮流业态的福州仓山区烟台山商业漫步街,再到以肉夹馍、冷饮、烧饼、麻辣香锅等种类丰富的特色小吃,成为居民夜间就餐、开展文化娱乐活动好去处的山东济宁梁山县大路口乡商业街……各地紧跟消费升级趋势,结合特色美食、户外运动、购物娱乐、旅游民宿等业态,不断创新夜间体验消费新场景,丰富夜间经济业态模式,更好满足人们个性化、多层次、品质化的夜间消费需求。创新线上团购线下消费、24小时即时零售等消费新模式,通过举办音乐会、马拉松比赛等多种文旅融合产品,进一步满足市民多元化、多层级和品质化的夜间消费需求,不断拓展商户经营范围和时长,增加夜间消费供给,必将激发消费市场更大潜力。
优化消费环境,激发更大活力。从简单的“吃喝玩乐”到融合购物、饮食、住宿、文化、娱乐、体育、康养等多行业的新业态,夜间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企业、政府和消费者共同努力。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重庆等地结合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发布促进夜间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举办夜间消费节等系列活动;福建福州市推出《福州市夜色经济体验示范街区建设提升专项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方案,建设涵盖旅游观光、文化演艺等多元业态的夜色经济体验示范街区;湖南长沙天心区成立夜间经济服务中心,采用驻点办公与巡察办公相结合方式,通过设立“夜间管家”,多方协调联动推动夜间经济发展……各地因地制宜,多方合力,不断探索,创新供给、打造品牌,提升夜间经济热度,推动夜经济行稳致远。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群众参与,因地制宜、积极创新、凝聚合力,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和服务,因地制宜规划空间布局,不断优化消费环境,创新消费供给,打造更加完善的夜间经济生态系统,激发夜间经济更大的活力。(黄宗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