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是察实情、找问题、解民忧、出实效的重要抓手。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站在新的百年交汇口,青年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要深刻认识调查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拉下面子,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才能掌握实情、增长本领、科学决策,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头、起好步。
以强烈责任意识,大力开展调查研究。纵观党的发展历史,都是在调查研究中发现问题、发现真理,在运用调查研究的成果中不断增强发展的本领和水平。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启示着新时代的青年干部,真知灼见和干事创业离不开“拜群众为师”“甘当小学生”的思想认识,更离不开“扑下身子”“放下架子”亲力亲为的调查研究。只有带着问题“走下去”,带着方法“走回来”,才能让青年人的创新创意、锐意进取在基层土壤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以深厚为民情怀,把调查研究工作做细。搞调查研究,为的是深入了解实际情况,形式主义要不得,摆架子更是要不得。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必须坚持不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基层青年干部,要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性,以“甘当小学生”的谦逊和“磨砺始得玉成”的清醒,俯下身子和老百姓坐到一条板凳上,诚心诚意地拜人民为师,实实在在地把基层情况摸清楚、摸透彻,万不可把调研变成参观,拍几张照片、说几句场面话就上车返程。流于形式的调查研究,是在浪费时间、精力和公共资源,同时得不到正确的结论,难以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以优良务实作风,提高调查研究实效。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青年干部要学习焦裕禄凡事探求就里、“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的求实作风,撸起袖子迈开腿,走出办公室、走进田野乡间,一点一滴地去了解实情民意。到田间地头看看,才能知道土质和粮食产量;到困难百姓家中唠唠家常,才能知道老百姓的安危冷暖。当然,调查研究只是过程,解决问题才是目的。青年干部要切实做好调查研究的“后半篇文章”,把调查研究形成的“问题清单”变为推动改革发展的“工作清单”,最终成为人民群众的“幸福账单”,做到开展一次调研、解决一个问题、形成一套机制,用一项项扎实的调研成果,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华章。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调查研究,关系着基层民生、关系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稳定。广大青年干部要力戒“走马观花式”“蜻蜓点水式”等形式主义调研,坚持真研究问题、研究真问题,真解决问题,方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和重托。(文/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