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金羊网评:让中华文化在数字时代绽放更夺目的光彩

来源:金羊评论 作者:婧蓝 发表时间:2023-09-15 12:12
金羊评论  作者:婧蓝  2023-09-15
数字文化经济的繁荣发展,呼唤更多优质文艺创作,在守正创新中注入更多新力量,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再铸辉煌。

9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2023北京文化论坛致贺信。习近平指出,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优秀传统文化,自古就有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文化胸怀,中华文明历来赞赏不同文明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北京历史悠久,文脉绵长,是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有力见证。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依托互联网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了一种新潮流。借助高新科技和前沿技术,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弘扬中华文明,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提高全社会文化素养。新时代新征程,文化空间从线下向线上转移,与时俱进、创新文化宣传模式,让数字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双翼”,盘活公共文化空间,促进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激扬中华文明新活力,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促进人类文明共同进步注入更多的文化力量。

数字技术,挖掘传统文化宝藏。中华文化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翻开泛黄的历史书页,游览博物馆、展览馆,打开故宫、敦煌等国潮文创IP,放眼神州大地,不仅有扑面而来的文化气息,更有熔铸于中华儿女的血脉中、骨子里,滋养着民族精神根脉的优秀文化基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宝贵的精神财富,用数字技术挖掘传统文化宝藏,既让“沉睡”的历史文化活起来,又通过文字、声音、图像等手段,保持文化的“活态”,以“创意”为支撑的数字文化既“原汁原味”又“多姿多彩”,为文化繁荣注入强劲动力。

数字赋能,盘活丰富文化资源。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长江史前文明遗址、北京乐石文物修复中心、三星堆金面具的奥秘……丰富的文化资源,是文化自信的底气,深入挖掘宝贵文化资源、从中汲取养分,关键在数字赋能。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抢抓数字机遇,坚持“数字+文化”的方式,把碎片化、特色化、非均衡式分布的文化,融入网络空间,既能来一场畅快淋漓的网上文化之旅,更能在穿越时空中实现沉浸式文化学习,让文化的呈现方式发生深刻的改变,更能赋予时代的新内涵,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阳生长。

数字为翼,繁荣数字文化经济。“任何一种文明都要与时偕行,不断吸纳时代精华。”数字技术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为文化传承和发展插上数字之翼,聚力调集最大“算力”、设计最佳“算法”,打通文化资源的传统分类方式,推动数字文化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强化数字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深入挖掘中华文化的优质IP,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浸润心灵、滋养灵魂,达到培根铸魂的效果,更能释放文化的“经济活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文化动能,让中华文化在数字时代绽放更夺目的光彩。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随着数字文化产业的兴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速度更快、传播范围更广,带来了更大的影响力,加快“走出去”的步伐,数字文化经济的繁荣发展,呼唤更多优质文艺创作,在守正创新中注入更多新力量,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再铸辉煌。(金羊网 文/婧蓝)

编辑:邬嘉宏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