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18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600多名代表,肩负着约8500万残疾人的重托出席大会。
不论是把轮椅当跑鞋不停奔跑的马拉松运动员张健,还是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残疾人创业者代表陆鸿,或是涅槃重生的“专利大王”李晓光……广大残疾人以梦想为伴、与时代同行,用顽强奋斗把一个个美好梦想变成现实,以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我们要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心共筑中国梦的高度,充分认识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的重要性,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团结动员广大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积极投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共同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残疾人是特别需要关注的群体。从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要求2022年至2024年共实现全国城乡新增残疾人就业100万人,到中国残联、工信部、财政部等8部门共同印发《关于加大对农村残疾人就业帮扶工作力度的通知》,提出以生产劳动帮扶、实用技术培训帮扶等7种方式,助力农村残疾人就业增收……一系列措施出台,将推动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尽可能地实现就业或创业,逐步缩小与其他群体的收入差距。面向未来,要积极拓展残疾人家庭就业增收渠道,加快健全兜底性、基础性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着力提高残疾人康复、教育、文化体育等服务质量,推动农村残疾人事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使残疾人共同富裕之路与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齐头并进。
也应看到,特殊教育,作为促进残疾人实现最大限度发展、增强残疾人家庭福祉的重要因素,受到格外关注。从党的十八大提出“支持特殊教育”到党的十九大提出“办好特殊教育”,再到党的二十大提出“特殊教育普惠发展”,特殊教育在国家事业发展中的战略部署位置更加凸显。在建设教育现代化、教育强国的新征程上,必须立足长远,把特殊教育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扩大特殊教育供给,持续发展好学前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社区教育、职业教育等阶段或领域的特殊教育,建成面向终身教育的高质量特殊教育体系,持续扩大特殊教育受益面,不断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确保到2025年高质量的特殊教育体系初步建立,同步实现教育现代化,为实现教育强国作出贡献。
实现残疾人事业现代化,让其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参与者、贡献者和共享者,是新征程中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新目标、新任务,也是广大残疾人和残疾人家庭的新希望、新期盼。必须牢牢把握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和重大任务之下,研究谋划新征程残疾人事业发展,各部门各司其职,人社部门全力做好残疾人就业创业和社会保障,民政部门在保残疾人基本民生之本、夯基层社会治理之基、铸增进民生福祉之魂上持续用力,各级残联为有需求的残疾人提供康复医疗、功能训练、辅具适配等服务,构筑起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为广大残疾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贡献应有之力。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不断创造残疾人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新时代新征程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的鲜明主题。广大残疾人继续发扬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精神,乐观向上、拼搏有为,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中尽展聪明才智、实现人生梦想,同全国人民一道共创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金羊网 文/黄宗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