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安天下。粮食安全,丰足“粮仓”,既是能够让群众的温饱有保障,更是能够推动乡村振兴,最为主要的是端稳中国的“饭碗”。“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加快推动农业科技化、机械化和产业化发展,紧扣粮食生产高质、高产、高效目标,基层党委政府要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强化人才引进和培养,培养出一批致富带头人,以及“土专家”“田教授”;加大财政资金投入,统筹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产业示范园区建设,以及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引领,抓紧、抓实、抓细、抓好粮食安全生产工作。
粮田变良田,粮食生产固“耕基”。当前,农业部门正在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农业产业示范园区,硬化的机耕道、生产便道,让群众在田间感受得到幸福感。同时,农业灌溉水利设施建设,喷淋系统的运用,灭虫设备和监测站的运行,让农田变成了良田,让种植和收成的机械化向着农业产业化大步跨越。
稳产到增产,粮食增收添“技艺”。基层党委政府要坚持“稳面积、提单产、强品质、增效益”思路,通过稻渔共育、轮种等技术藏粮于技,并且通过智慧农业的种植全过程管理,预防病虫害,提升粮食的单产、亩产。农业部门要继续选派优秀的农业技术专家到田间地头去,通过规范化栽培、绿色防控等技术的传授,帮助广大种植户科学高效种田。
种子到销售,政策护航燃“激情”。各级党委政府对于农业、农村和农民都是十分关心的,部门联动在基层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在种子、化肥、鱼苗、茶苗等上免费提供,农业机具还有补贴,而粮食收购的保底价格,更是给种粮的人民群众吃下了“定心丸”。
农机托管服务、“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复合种植推广、保姆式技术培训指导,基层党委政府在粮食种植、粮食安全上下着实功夫,花着大力气,一项项种粮政策和服务,让村民种植粮食的积极性更强了,主动性更高了,更是把粮食安全的根基筑牢了,把中国的饭碗端稳了。(田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