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近40家跨国公司代表走进雄安新区,探寻这座高质量发展的未来之城蕴藏的中国发展新机遇。无独有偶,几乎同一时间,中国贸促会搭桥,20多家跨国公司组团来到安徽合肥,与当地政府官员面对面交流合作商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恢复常态化运行,这样的场景在很多省份频频出现。今年以来,跨国公司高管密集访华,外资在华布局深度、广度不断拓展,特斯拉新建的储能超级工厂将在沪开工,星巴克以平均不到9小时一家新店的速度扩张,丹佛斯全球制冷研发测试中心在天津投用……一场场商务洽谈、一笔笔合作订单、一个个项目开工,印证中国始终是外商投资兴业的热土。
外资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外资企业是中国重要的市场主体。今年以来,世界经济恢复放缓,全球跨国投资低迷。联合国贸发会议发布的《2023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去年全球跨国投资下降12%,由于多重因素影响,今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仍然继续面临下行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国外资企业围绕打造先进产业链和升级创新链,持续加码中国,深耕中国市场,寻求新的发展机遇。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3154家,同比增长33%。随着中国经济运行整体回升向好,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信心稳定,外商扩大对华投资整体趋势没有改变。
引资磁力不减 ,源于中国市场蕴含巨大机遇。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国经济持续恢复、总体回升向好。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2%,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8%,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置身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在全球经济衰退风险持续加大背景下,我国经济增速明显快于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展现出强大韧性。而中国的持续发展,为外资企业带来长久的发展机遇。中国贸促会发布的《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外资营商环境调研报告》显示,近七成受访外资企业看好未来五年中国市场前景,超九成受访外资企业认为中国市场吸引力上升或持平,超八成受访外资企业预期今年在华投资利润率将持平或有所增加。
引资磁力不减 ,源于中国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新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施行,新增239条鼓励条目;出台若干措施,率先在一些具备条件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试点对接相关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今年以来,我国稳步推动制度型开放,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让外商来华投资既安心又放心。更多利好还在持续释放,中央政治局会议在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时强调,要多措并举,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相关部门都对更大力度吸收外资等作出安排,包括研究制定更大力度吸引外资的综合性政策,进一步优化公平竞争环境,畅通创新要素流动,促进内资外资企业务实合作;推动继续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扩大市场准入;修订《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进一步放宽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限制,等等。随着外商投资环境政策的不断优化,必将持续增强外资投资中国扎根中国的内生动力。
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我国正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作为联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重要纽带,更大力度促进外资稳存量、扩增量,是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也是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应有之义。我国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的特点也没有改变;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条件也没有改变。伴随更多吸引外商投资政策利好持续释放,一个开放大门越开越大,环境越来越好,服务越来越优的中国,必将吸引更多外国企业深耕中国市场,实现互利共赢,共享发展机遇,也将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澎湃活力。
(金羊网文/罗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