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国庆假期期间,有不少人把父母接到自己所在的城市。父母出门在外,去医院看病如何医保报销?如何帮父母办理异地就医备案?国家医保局日前进行解答。公众可以登录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点击在线办理“异地备案”进入异地备案专区,再点击“异地就医备案申请”,选择“为他人备案”,即可为亲属办理备案。其中,异地急诊抢救人员视同已备案,无需再办理备案手续。
医保报销、转诊、看病、挂号、缴费,这些都可以在互联网上进行了。在大数据的加持下,公共服务和政务服务都有了线上和线下的服务平台,确实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了便利。新时代新要求,新担当新作为,党员干部要进一步转变思维,要强化学习和实践,不断提升服务的专业化水平,让便民、高效、快速、优质的服务,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异地办”让为民意识更暖心。俗话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党员干部是一块砖,哪里需要自然就应该要往哪里搬。作为人民的“服务员”和“勤务兵”,更是应该站在人民群众的角度去思考、考虑,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重。作为患者,心情本来就受到影响,若再遇到资金垫付的压力,来回奔波,难免不会成为群众不满意的导火索。如今可以在异地办理了,可以网上办理了,群众肯定能够感受到真心和实意。
“异地办”让为民服务更便捷。新时代新征程,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创新创造。在医疗、教育、养老、就业等公共服务上的改革和突破,群众可以通过互联网去办理相关事项,少了来来回回的奔波,节约了时间和精力成本,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办理,肯定是更方便。
“异地办”让为民成效更明显。从“满城跑”到“一窗办”,从“十五分钟便民服务圈”的就近办,到“帮办代办”,从“跨省通办”到“网上办”“掌上办”,再到“一件事一次办”,政务服务的专业化更强,质量更高,群众的办事体验感也更好。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党员干部既要立足于岗位职责,又要立足于群众需求,以更优质、高效的便民服务,让群众遇事不慌、办事不乱、幸福感更强。(张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