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白皮书充分印证,共建“一带一路”顺潮流、得民心、惠民生、利天下,开拓了各国共创光明美好未来的机遇之路。
十年耕耘终不负,处处繁华满目新。不论是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中老铁路等一批标志性项目的成功建设,还是2013年至2022年,我国与共建国家年均分别增长8.6%和5.8%的货物贸易进出口额、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额,或是在共建国家建设的境外经贸合作区为当地创造了42.1万个就业岗位的我国企业……设施联通更加通达通畅,投资贸易水平持续提升,民心相通取得显著成效,共建“一带一路”取得显著成绩。十年来的成就充分表明,共建“一带一路”符合世界发展需求,顺应国际社会期待,始终保持着强大韧性和旺盛活力。当前,共建“一带一路”正为全球经济复苏提供综合性支持,乘着“一带一路”的浩荡东风,沿线的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地区不仅会成为全球共同发展的受益者,也会成为全球增长的贡献者。
“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不论是已铺画运行线路84条,通达欧洲25个国家的211个城市的中欧班列,还是已覆盖我国中西部18个省(区、市)的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一座座电站桥梁、一条条公路铁路,有力促进了地区基础设施“硬联通”。从相关合作理念和主张写入联合国、二十国集团等重要国际机制成果文件,到中国率先完成《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核准程序,再到中国申请加入《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并积极推动加入进程……中国与共建国家不断加强规则标准对接互认,规则标准“软联通”成效显著。无论是助力减贫脱贫、积极创造劳动就业、持续开展能力建设,还是深化人文交流、促进文明互鉴……中国企业参与的许多项目有效提升了相关国家民生水平,推动实现中国同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承载着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东方智慧的“一带一路”,持续加快设施联通建设,加强规则标准对接互认,促进民心相通,必将进一步为中国开放发展开辟新天地,为共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机遇。
共建“一带一路”源自中国,属于世界。应该看到,作为一项世界工程、世纪工程,十年共建“一带一路”,目前仍处于“少年时期”,一路上也伴随着“成长的烦恼”,但这丝毫阻挡不了共建“一带一路”的步伐。中国已与144个共建国家签署文化和旅游领域合作文件中欧班列;累计开行7.4万列,运输近700万标箱,货物品类达5万多种……翻开白皮书,一系列数据和重大项目成为共建“一带一路”丰硕成果的缩影。世界银行有关报告认为,到2030年,共建“一带一路”可使相关国家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将使全球收入增加0.7%至2.9%。人心齐,泰山移。相信在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共同参与和助力下,持续保持现有合作成果,不断拓展新领域合作,推动绿色、健康、数字、创新、国际减贫合作等领域成为新的共建增长点,把“一带一路”建设成为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绿色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
同舟共济扬帆起,乘风破浪万里航。今年,中国迎来改革开放45周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必将携手各国一道,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继续朝着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的目标坚定前行,我们一定能把“一带一路”这条幸福路铺得更宽更远,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更多新机遇。(金羊网 文/黄宗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