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稻谷香,秋粮收获忙。时下,神州大地皆“丰”景。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目前,全国秋收已过六成,大豆、玉米、中稻等农作物大面积收割,穗穗落袋、颗粒归仓。此外,全国各地秋种已陆续展开,冬小麦播种进度过一成。秋收、秋种齐头并进,新的丰收好年景正在亿万农民手中勤劳擘画。
每一粒粮食,直接关系着14亿人的吃饭问题。国之大计,莫过于粮食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时强调,沿江省市无论是粮食主产区还是主销区、产销平衡区,都要扛牢粮食安全责任。扛稳粮食安全责任,全国上下尤须重担共挑,全力以赴抓好粮食生产,一环扣一环统筹抓好田间“农事”,牢牢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
“三农”向好,全局主动。秋收,是一年粮食生产的大事,不负粒粒皆辛苦,让每一粒秋粮都落袋为安,对于实现全年粮食丰收,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意义重大。今年我国秋粮面积稳中有增,超过13亿亩,大部地区秋粮作物长势好于上年,夺取全年粮食丰收有基础、有支撑、有条件。当务之急,就是要统筹抓好秋收,全力推动农机下田,组织农民争分夺秒抢收,成熟一片、收割一片,环环相扣确保颗粒归仓。
大地孕丰收,耕耘结硕果。希望的大地上,农忙升腾,秋收正酣,良田里绽放着殷实的科技之果。在四川省凉山州德昌县,近日举行了超级杂交稻单季亩产1200公斤超高产攻关测产验收会,最终测定3块田平均亩产1251.5公斤,取得了杂交水稻单季亩产的新突破;在福建省建宁县,当地的15.7万亩杂交水稻种子正陆续开镰收割,预计产量可达3.8万吨,可实现总产值22.27亿元,种子将销往全国各水稻产区和菲律宾、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各地大兴“良种+良法”“农机+农艺”,培育好“一粒粟”,让“好种子”结出“好果子”,更好地稳住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
纵观各地,产量取得新突破,产值有望取得新跨越,农业新变化直接地告诉我们,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大国粮“策”在于一“技”,奋斗丰收还需用好科技手段。确保秋收颗粒归仓,同样要用好科技方法,应持续加大机械化普及水平和作业规模进度,及时推动农技人员下沉田间地头,向农户做好秋粮收割指导,全力加快秋收进度,把神州好“丰”景变为全年好收成。
粮食是国家的“重宝”,是人民的“命”和“天”。农谚说,夏忙半个月,秋忙四十天。说的就是秋收的重要性。当前全国秋收超过六成,近四成粮食还在地里头。连日来,有的地方秋雨绵绵,对秋收造成了影响。这就需要,各地要做好应急准备,科学调度农机,分配好生产力量,争分夺秒,粒粒较真,颗粒归仓。粮食生产茬茬压紧、环环紧扣,丝毫不能懈怠。从田垄间到粮仓里,中间还有晾晒、烘干、运输等各环节,只有扛稳责任、压茬推进、一气呵成,才能有效减少粮食浪费,让每一滴汗水都收获金灿灿的希望。
落袋为安,快速拿到卖粮款才能激发农户积极性,更能稳住当前秋种。各地在统筹抓好秋收的同时,还需有效打通市场,稳好粮价,让好粮卖好价,让田野增产更增收,让农民真正得实惠,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金羊网 文/一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