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10月25日是抗美援朝纪念日。打开历史的扉页,那段气壮山河的镜像感人至深,提示着我们不忘历史,不忘来路,砥砺初心向前进。4天,是与敌激战、浑身是伤的王占山昏迷的时间;20厘米,是战争在周述烈左胸留下的伤疤长度;70多斤,是周有春当年奔赴朝鲜战场行军时的负重;140余人,是林炳远在上甘岭战役中歼灭的敌军数……73年前的今天,中国人民志愿军打响入朝参战后的第一场战役,首战告捷,以胜利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帷幕。历经2年零9个月艰苦卓绝的战斗,他们打败了武装到牙齿的敌人,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当年那些年轻人,为了家人和祖国,为了生活和未来,勇敢地奔赴异国的战场。今天,我们缅怀先烈,致敬这场伟大的胜利。“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70多年前,英勇无畏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在朝鲜战场上与敌人浴血奋战,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由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革命忠诚精神、国际主义精神组成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精神永存,薪火相传,历久弥新。在过去70年的分分秒秒里,我们对“最可爱的人”的追怀从未停止。我们追寻革命先辈,深层次是在追寻精神之源。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胜利已过70载,我们追寻抗美援朝精神,就需要从鲜活可感、触动人心的故事中感悟精神伟力,品读奋进中国的精神之源。精神的“种子”里,蕴藏着“何以胜利”的精神密码。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一名志愿军战士在被炮弹炸伤脚的情况下,依然抱着断脚艰难地向阵地爬去,把记录着特殊命令的纸条送到指导员手中;被中朝两国都授予“孤胆英雄”称号的志愿军战士刘光子,他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孤胆冲锋,一个人就俘虏了63名英军;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特等功臣柴云振在抗美援朝朴达峰阻击战中,浴血奋战到孤身一人……每一个向死而行的生命背后,都有一段不应被忘记的英勇故事。进一步向深处思考,一个个浴血奋战的故事,深刻地说明了一个道理:和平不是从天而降的,而是用鲜血换来的,靠斗争赢来的。
极为艰难的战争,赢得威武雄壮的胜利。以史为鉴、吾辈自强。我们追寻英雄足迹,品读感人故事,就是要凝聚奋进力量,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历史伟业。抗美援朝战争锻造形成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必将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强大敌人。今天的世界,各种“变局”交织叠加;今天的中国,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机遇增加的同时、挑战也在增多,巍巍大航船也到了“船到中流浪更急”的关键时期,唯有汲取历史营养,把握历史主动,在不断破浪、逐浪奋进中开辟发展的新场景。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就要磨砺顽强的意志,构筑“雄健的精神”,始终保持攻坚克难、奋斗到底的姿态,用实践和行动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精神的火炬,代代相传;精神的火焰,永远向上。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我们回望蕴含其中的每一帧镜像,深深感知到和平不是从天而降的,而是用鲜血换来的,靠斗争赢来的。让我们从伟大抗美援朝精神中汲取人格的力量,沿着革命先辈的足迹团结奋斗、坚强拼搏,紧紧握好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接力棒,永远保持“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永远把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孕育精神的“种子”枝繁叶茂、花繁果硕。(金羊网 文/一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