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将于11月8日至10日在中国乌镇举办。今年峰会主题为“建设包容、普惠、有韧性的数字世界——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将围绕全球发展倡议、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人工智能、算力网络、网络安全、数据治理、数字减贫、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等议题举办20场分论坛。
十年奋斗路,来路不忘初。2014年11月19日,第一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举行,中国从此进入“乌镇时间”,世界目光开始聚焦乌镇。十年栉风沐雨,十年砥砺前行。当前,我国网民规模已超过10亿,形成了全球最为庞大、生机勃勃的数字社会,数字生活成为人民群众的重要生活方式。十年结出累累“数字果实”——十年积淀,世界互联网大会凝聚共识、搭建平台,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主张不断深入人心,丰硕成果不断涌现,合作共赢稳步推进,向全球贡献了推动互联网发展与治理的智慧和方案。这十年,坚持推进全球互联网发展治理变革进程。发布《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概念文件、《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行动倡议》《乌镇展望》和《网络主权:理论与实践》等一系列成果,梳理互联网治理实践进程,推进全球协作。这十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成功踏上国际组织新征程。当前,世界互联网大会拥有来自全球24个国家和地区的120余家会员,中国互联网的“朋友圈”越来越大。
十年驭“数”前行,“数字技术”助力工农业生产高质量发展。数字改变生活,数字影响世界。数字科技的迅猛发展,正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的深刻变革,成为全球创新和经济增长的新动能。人们看到,在我国农业生产领域,近年来,随着数字农业技术的成熟发展,数字农业建设已经成为农业强国战略的核心支撑,以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寻求农业现代化升级,也是当前时代发展的应有之义。特别是在5G时代全面到来的背景下,数字农业技术在农产品种植、生产、销售等领域得到了全面下沉应用,跨界共享平台逐步形成,农村网络消费增长空间持续加大,数字农业深度融合、多维整合的特点日益鲜明,为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夯实了基础。在工业领域,人工智能、装备制造、新兴产业等领域,数字的魅力日益凸显。十年来,基于“工业4.0”智能化目标,我国制造业纷纷开启自主化创新,探索工业互联网之路;十年来,数字经济相关政策积极出台、“两化融合”不断落地实施、工业互联网的建设层层推进;十年来,工业互联网发展浪潮席卷千行百业,越来越多企业投身于工业互联网,相关案例不断丰富,各行各业数字化智能制造试点拔地而起……工业生产中的“数字因子”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抢眼亮色。
十年驭“数”前行,数字改变生活,数字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在各种生活场景。当今是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已经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涵盖到生活的各个层面。从舌尖到指尖、从田间到车间、从衣食住行到娱乐消费,数字技术不断拓展着智慧便利生活的边界,展现出为经济赋能、为生活添彩的强大影响力、创造力。打开导航软件,出行路线一目了然,软件还能实时分析路况、预估出行时间;在电商平台上选购衣物,通过线上试衣功能,可以直观感受衣服搭配是否合适;居家休闲,足不出户便可“云游”博物馆、欣赏珍贵文物……对于许多人而言,这些场景早已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截至去年7月底,我国5G移动电话用户达到4.75亿户,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5G网络。得益于数字基础设施实现跨越发展,分享经济、网络零售、移动支付等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数字中国建设的丰硕成果覆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成为名副其实的便民之网、幸福之网,显现了“数字中国”的巨大魅力。
十年驭“数”前行,找弱项、补短板,实现从网络大国走向网络强国的新愿景。网络强则国家强,网络兴则国家兴。战斗正未有穷期,万里征途路更遥。我们必须看到,我国还只是一个网络大国,还不是一个网络强国,与网络强国相比仍有不少差距,我们要发奋努力,迎头赶上,努力缩小与发达网络强国的差距。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党的二十大擘画出我国本世纪中叶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目标宏阔,令人期待。建设现代化国家离不开数字技术的支撑,没有数字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我们要充分利用好“乌镇契机”,积极构建互联网命运共同体,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建设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金羊网 文/李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