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至10日,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将在上海举办。全面恢复线下举办的本届进博会规格高、活动多、参展热情高,可谓亮点纷呈。畅通国内大循环、链接国内国际双循环,进博会传递出中国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的时代强音,凝聚起“以开放纾发展之困、以开放汇合作之力、以开放聚创新之势、以开放谋共享之福”的广泛共识。
不以山海为远,不以万里为遥。作为全球贸易发展史上的创举,2018年11月,首届进博会在上海“初试啼声”。在开幕式上,中国向世界庄严承诺,“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不仅要年年办下去,而且要办出水平、办出成效、越办越好”。无论风雨、不顾险阻,五年来,进博会年年如约而至、越办越好,中国开放惠全球。目前,进博会已成功举办五届,成为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窗口、推动高水平开放的平台和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越办越好的进博会不仅展现了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坚定决心,也为世界经济增添了新动能。
培育全球发展新动能。作为世界上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进博会充分发挥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开放合作四大平台作用,成为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窗口、高水平开放的载体、多边主义的舞台,为全球优质商品和服务提供展示和交易平台,加速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特别是在当前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全球经济复苏面临诸多不确定性的背景下,进博会成为中国坚定支持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际行动。前五届进博会,131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加国家综合展,首发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服务约2000项,累计意向成交额近3500亿美元。本届进博会预计将迎来154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来宾,已有超过3400家参展商和39.4万名专业观众注册报名。百余名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全球总部高管已确认来华参加进博会,规模创新高。如约而至的进博会,无疑将为全球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凝聚开放合作强共识。作为世界上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博览会,进博会持续传递开放强音,成为宣示重大开放举措、展示开放决心的重要平台。自由贸易试验区不断升级、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全面实施、打造面向世界的“彩虹桥”……前五届进博会开幕式上宣布的多项重大开放举措,均已落地,充分彰显中国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信心和决心。以进博会为原点,一件件展品、一份份合同、一项项协议,不断化为现实,成为中国推动高水平开放的生动缩影。今年虹桥论坛“开放”主题更加突出,构建“开放发展”“开放合作”“开放创新”“开放共享”分论坛四大板块,同时还发布《世界开放报告2023》,聚焦全球开放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就数字经济、绿色贸易、开放与安全的关系等当前全球化热点问题开展讨论,此外,增设“企业看开放”环节,邀请政商学研界重要嘉宾汇聚一堂,共同为世界开放贡献智慧。凡此种种,为经济全球化、全球开放合作凝聚更多共识。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作为世界上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博览会,进博会见证着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也推动着中国高水平开放的进程。进博会的发展历程,是新时代中国不断扩大开放、与各国分享发展机遇的生动缩影。正如曾参加首届进博会的外宾评价的那样,“越是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国际环境中,越能凸显出扩大开放的意义”“开放的中国为世界带来珍贵礼物”。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更好惠及各国人民。团结合作,互利共赢,进博会必将越办越好,踏上新征程的中国,也将不断谱写着新时代中国与世界开放融通、共谋发展的绚丽篇章,同世界各国携手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金羊网 文/罗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