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伴随玉米大豆及中稻收获进入尾声、南方晚稻收获加速推进,全国秋粮收获进度达96.2%。从东北平原到华北粮仓,从塞上江南到鱼米之乡,处处呈现粮满囤、谷满仓的丰收景象,我们迎来又一年秋粮丰收。
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千方百计稳面积、提单产、增效益,全力夺取粮食丰收。数据显示,今年夏粮产量2923亿斤,居历史第二高位;早稻面积达7100万亩以上,基本保持稳定,单产和总产实现双增长。目前看,前两季粮食已经丰收到手。秋粮主要包括中晚稻、玉米、薯类、豆类等,占全年产量75%,是全年粮食生产的大头。从经济作物改种粮食到间套复种提高复种指数,从整改复耕到增水增地种粮……今年秋粮面积连续第4年增加,预计达13.1亿亩,比上年增加700多万亩,产能基础不断夯实。
大面积单产提升效果初显,这是今年秋粮增产的关键。不论是重点在200个玉米大县、100个大豆大县整建制推进单产提升,还是在耕种管收、地种药肥全环节综合施策,或是重点推广玉米大豆增密、精准肥水调控和中后期“一喷多促”关键措施……今年我国大面积单产提升落地见效。专家调查显示,上述300个重点县大豆密度每亩增加800-1000株、每亩可增产30-50斤,玉米密度增加500-800株,每亩增产150-300斤。专家测算,这些重点县单产提升对粮食丰收的贡献率达到了73%,有效地对冲了今年洪涝、干旱等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秋粮实现“以秋补夏”,夏粮、早稻、秋粮三季算下来,全年粮食产量有望实现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的预期目标。
保障丰收离不开重农抓粮的扎实行动。不论是在秋粮生产关键时期,中央财政及时下拨农业防灾救灾资金、玉米大豆“一喷多促”一次性补助资金,还是各地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推动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稳中有增,或是农业农村部近期组织专家派出多个工作组下沉一线,帮助协调解决农资供应、政策落实等方面问题……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切实加强耕地保护,全力提升耕地质量,稳步拓展农业生产空间,落实落细抗灾减灾措施,确保粮食任何时候都能产得出、供得上。也应清醒认识到,我国粮食产需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处于紧平衡态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这根弦一刻也不能放松。着眼未来,必须进一步完善粮食生产政策支持体系,让一系列稳预期、增效益的好政策落实落细,确保种粮农民有钱挣,实现粮食稳产与农民增收互促,不断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根基,筑牢国家粮食安全防线。
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近年来,通过推广各类农业新技术,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农机装备加快向智能化发展,助力农业高效发展。今年以来,我国发挥科技力量,积极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试点,加快耐盐碱品种选育,各地加快耐密抗逆品种应用,改善地力条件,推广高效智能农机,提高精量播种、机收减损水平,落实秋粮“一喷多促”等关键技术,为保障丰收夯实根基。不断补齐短板弱项,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把专家产量转化为农民产量,加强种质资源收集和创新,加强新品种选育和攻关,不断提升种业水平,促进主要作物大面积均衡增产,促进单产水平再上新台阶。
“三农”向好,全局主动。保障粮食安全是永恒的课题,容不得有丝毫懈怠。眼下,秋冬种正有序推进,各地正抢抓农时,采取有力措施,为下一季粮食稳产丰收夯实基础。在希望的田野上铆足干劲、接续奋斗,我们定能迎来一个又一个穰穰满家的丰收年景,让“中国饭碗”装得更满、端得更牢、成色更足。(金羊网 文/黄宗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