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金羊网评:从三个时间坐标看广州海珠的历史传承与发展

来源:金羊网 作者:安娜 发表时间:2023-12-01 06:49
金羊网  作者:安娜  2023-12-01
广州素有“千年商都”之称,在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深远厚重、兼容并包的城市文化和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

2023年4月7日,中法两国元首在广州举行非正式会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了解今天的中国,要从了解中国的历史开始。随后,他回顾了1000多年前、100多年前、40多年前广州的历史贡献,并赋予其“积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继续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领头羊和火车头作用”的使命任务,为广州奋进新征程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再次阐明历史是“最好的老师”“最好的教科书”,强调“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只有运用好历史上积累的智慧、力量,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才能谱写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

广州素有“千年商都”之称,在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深远厚重、兼容并包的城市文化和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海珠作为广州的重要组成部分,先后经历了商贸文化繁荣、革命热潮迭起、工业快速发展、结构转型调整、数字经济引领等阶段,是广州历史变迁和社会发展的生动缩影。厘清海珠1000多年、100多年、40多年的历史轨迹,有助于理解广州悠久的历史文化,洞察这座千年古城具有的坚实基础、独特优势和强大势能,从而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为广州高质量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贡献海珠力量。

1000多年来商贸基因生生不息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1000多年前,广州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起点。在绵延千年的对外贸易中,广州形成了浓厚的商业氛围和多元的商业文化。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黄埔古港的所在地,海珠自古以来便拥有开拓进取、开放创新的商贸基因。自宋代起,黄埔古港就是重要的通商口岸,并且经久不衰。至清朝乾隆年间,清政府仅保留粤海关“一口通商”,使广州成为当时中国唯一开放海外贸易的口岸城市,在世界贸易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此后80多年间,按照“凡载洋货入口之外国商船,不得沿江湾泊,必须下锚于黄埔”的规定,先后有5000余艘外国商船停泊在黄埔古港,船上的货物经十三行销至全国各地,国内特有的陶瓷、茶叶、丝绸等从这里销往世界。

如今,在商贸文化的浸润下,广州不断优化提升国际商贸中心功能,获批率先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海珠新蓝图更是内蕴千年商都的发展逻辑,全力提升商贸业发展能级。利用广交会品牌优势,打造内外贸联动、外贸投资互促的平台;广交会展馆四期建成投用,展览规模和场次居全国首位。加快中高端商圈建设,通过数字赋能、消费环境升级、优化业态结构、协同治理等,推进江南文商旅融合圈建设,老城市新活力的“海珠样板”初步成型;谋划打造广州塔—琶洲世界级地标商圈,大力发展“首店经济”。2023年起,海珠加快推进城中村综合改造,在可预见的将来,城市更新将为全区商贸发展开辟更加广阔的空间。

历史和现实证明,海珠商贸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坚实的现实基础。商贸基因已融入海珠人的骨髓和血液,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展现海珠担当,持续发挥着历史推动作用。

100多年来红色文化传承发扬

知所从来,方明所往。100多年前,就是在广州打开了近现代中国进步的大门。独特的地缘优势,让广州率先“睁眼看世界”。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广州成为大革命的策源地和英雄城市。作为共产党在广州开展革命工作的重要基地之一,海珠红色文化底蕴深厚。1922年5月,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在广州河南(现海珠区,下同)召开,通过《罢工援助案》《八小时工作制案》《全国总工会组织原则案》等10个议决案,推动了全国工人运动的发展。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国民党反动派在河南的南石头监狱关押、审讯、杀害了大批革命志士。被关押的共产党人把监狱当作“革命者的学校”,秘密组建南石头监狱特别支部,领导狱友开展绝食、救济会、读书会等斗争活动,彰显了不屈不挠、勇于斗争的革命气概。海珠革命史中还涌现出“为了工农劳苦大众的翻身解放、即使丢了脑袋也心甘情愿”的陈复和智擒汉奸恶霸“八老虎”的卫国尧等先烈,他们以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贡献出青春热血。新中国成立后,广州提出“发展成为华南工业建设的重要阵地”的目标,逐步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工业文化也随之产生和壮大。海珠工业大道见证了广州“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生产城市”的辉煌历史。1952年起,河南区通过旧厂重组重建、私营合并联营等方式,陆续打造了广州造纸厂、广州造船厂等30余家大型国有企业,建成全长5.5公里、享誉全国的工业大道,撑起了广州工业的半边天。这里制造出广州第一艘万吨巨轮、中国第一台离心机、世界第一件钛制潜水服,还为人民群众提供了万宝牌冰箱、五羊牌自行车、虎头牌电池等生活产品。1956年,毛泽东视察广州,充分肯定了广纸、广重人“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精神,这是对海珠工业文化和工业精神最好的褒扬。

如今,海珠红色文化在新征程上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旧址、南石头监狱遗址、陈复烈士墓、卫国尧烈士纪念馆等革命遗址已成为革命传统的见证、红色记忆的承载,其保护利用不仅增强了地域红色文化的历史感和吸引力,而且贯通历史、现代和未来,使红色文化深入人心、初心使命得以传承。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积淀下来的红色工业文化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为广州“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的战略部署提供了精神支撑。具体到海珠,随着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和都市工业布局加速推进,红色工业文化的独特价值被持续深挖。2017年,海珠建设了工业大道印记主题文化墙,以浮雕、图片、文字形式串起工业大道发展史,并将这段历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在潜移默化中让工业精神得以传承。2018年,“保利1918”等科技创新园区进驻工业大道,通过“微改造”把老旧厂房重新利用起来,以创新集聚发挥工业大道“余热”,推动城市“逆生长”。2022年,海珠在全市率先实施工业回城,时代方洲、华新科创岛等都市工业产业园建成投用,中心城区最大的都市工业园——珠江科创园建设全速推进。科技、人才、资金在都市工业园区中高度集聚,不仅提升了城市品质,更夯实了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根基。同年,海珠工业增加值增长8.8%,增速居全市首位。2023年上半年,全区高技术制造业产值现价增长12.0%,比2022年提升20.2%。

历史和现实证明,红色文化是党在伟大实践中形成的宝贵财富,要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就要从红色文化中寻找智慧、汲取力量。从开展革命活动到遗址保护利用,从工业大道兴起到都市工业回城,无不体现了红色文化的历史传承和发扬。这一宝贵财富为海珠推动现代化中心城区建设再上新水平,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40多年来改革创新勇立潮头

不忘本来,开辟未来。改革开放让广州以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精神在体制改革中先行先试,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海珠则以一域之发展为彰显改革创新的强大生命力提供了鲜活例证。新滘镇是农村改革开放中的“海珠新星”。20世纪80年代初,该镇联星村开办了翠园酒家、南城大酒店,为区商业服务业布局拾遗补阙。1988年,联星村又兴建了江南大酒店,这是改革开放后全国第一家由农民集资并与外资合作兴建的大酒店。不仅如此,新滘镇还兴办农机修造厂、船舶维修厂等企业,用工业反哺农业、振兴副业,逐步形成乡镇企业和农、牧、渔业齐头并进的发展势头。20世纪90年代初,该镇先后被授予“全国百强镇”“中国十亿元乡镇”称号。海珠还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南华西街在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创新做法不断,成为全国两个文明建设的典范。改革开放初期,南华西街率先突破禁区,采取跨地区联营模式“大小中项目一起上”,实现了街道经济的腾飞。1985年,该街工业年利润排名居全国十大城市街道之首。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南华西街还狠抓精神文明建设,整治卫生、开展绿化、培育“四有”新人、兴办公益事业,“绿街文明”建设模式逐步成型。南华西街两个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吸引全国各省市各领域前来参观学习,发挥了良好的社会示范效应。1990年,江泽民到南华西街视察,充分肯定了该街两个文明建设的成效。1995年,南华西街被评为“全国双文明建设中华第一街”。

如今,广州不断做强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一点两地”的核心引擎,推动更多创造型、引领型改革,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海珠则通过创新为海珠湿地、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建设赋能蓄势,推动全区改革发展迈出新步伐。海珠湿地保护是深化绿美海珠建设、提升发展“含绿量”的重要抓手。2012年,海珠在湿地保护中,争取到全国首例“只征不转”政策,不但破解了“保肺”和“保胃”的矛盾,还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海珠湿地的保护建设,始终坚持“原生态、微改造、少干预”的原则,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双赢之路。2018年,“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城央湿地建设与经济互动发展探索新路”改革案例成功入选改革开放“40年40案例”。琶洲是海珠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重要引擎。在会展业亟须提质扩容时,广交会整体迁入琶洲;在电商经济迅猛发展时,琶洲成为互联网集聚区;在数字经济升级为国家战略时,琶洲又承担起建设世界一流数字经济示范区的重任。进入新时代,海珠陆续引入腾讯、阿里巴巴、唯品会、小米、科大讯飞等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领军企业,举全区之力推进琶洲试验区建设,打造“数字+会展+总部+高端商贸”融合创新的产业新高地。2020年,琶洲试验区被确定为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的核心区;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4040.24亿元,同比增长7.1%,集聚企业超3.4万家。这一发展历程中,改革创新做法层出不穷:建立新型首席服务官体系,改革经验被纳入市改革创新清单并推广;率先开展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数据经纪人制度入选中国改革年度典型案例;完善政务服务设施,全国第三家互联网法院——广州互联网法院落户琶洲。

历史和现实证明,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海珠在改革大潮中,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推出了一批“首创”做法和可复制推广的地方经验,起到了示范作用。创新精神为海珠推进“一区一谷一圈”建设、打造广州高质量发展新高地注入新鲜活力。

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只有把握历史进程、认识历史规律、汲取历史智慧,才能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在1000多年、100多年、40多年的沧海桑田中,海珠积淀了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其中蕴含的精神滋养和智慧启迪,使之有底气有能力勇毅前行,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海珠篇章。(金羊网 文/安娜)

作者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科研处(文献编研处)

编辑:邬嘉宏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