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金羊网评:推进湾区数字文化建设 构筑湾区人民精神家园

来源:金羊网 作者:蒋伟、官诺饶 发表时间:2023-12-22 07:22
金羊网  作者:蒋伟、官诺饶  2023-12-22
大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圈”建设,为打造湾区人民共有精神家园注入了强大的文化动力。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日前,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数字湾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数字湾区”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在大数据、大模型、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动下,“数字+文化”成为湾区文化高质量发展的新形态,为做好新时代湾区数字文化建设,构筑湾区人民共有精神家园,提供了新的发展视域。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精神引领,传承同根同源的岭南文化

文化如水,润物无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岭南文化是粤港澳三地共同的历史文化根脉。湾区数字文化建设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同根同源的岭南文化为基石,以先进的数字技术为推动力,传承弘扬好中华文化,构筑起湾区人民共有精神家园。

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湾区文化建设的价值引领。“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因此,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湾区数字文化建设全过程,深入挖掘和阐发粤港澳三地文化资源,发挥优秀数字文化产品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熏陶、感染和教化作用,让湾区人民在现代数字文化体验中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洗礼,从而增强自身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觉践行力,构筑人民共有精神家园。

以同根同源的岭南文化为构筑湾区人民精神家园的立足点。“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粤港澳三地书同文、话同音、人同种,岭南文化始终是粤港澳三地共同的文化根脉,是三地文化融合和数字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岭南文化作为大湾区共有的思想渊源、价值内核、精神纽带和认同基础,是构筑湾区人民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基础。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以岭南文化为纽带,积极传承弘扬中华文化,全方位开展文化交流合作,联合举办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节、媒体峰会等,大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圈”建设,为打造湾区人民共有精神家园注入了强大的文化动力。

以文化为脉,数字为径,推动数字技术与文化的深度融合。“凡益之道,与时偕行。”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广阔舞台。通过推动数字技术与文化的深度融合,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湾区现代文明,使其深入人心,增强人民内心的文化认同感。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当前,粤港澳三地为推动湾区数字文化建设积极作为,积极推进数字技术创新平台建设,为数据要素流通和科技创新提供支撑;积极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撑数字文化产业集聚发展;努力营造良好创新环境,激发数字文化创新活力,以数字赋能传统文化推陈出新,使之焕发时代气息,展示新时代湾区文化的自信与魅力。

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创新驱动湾区数字文化建设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湾区数字文化建设要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以创新驱动数字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实现数字文化供给与需求有效对接。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水平,不断完善湾区数字文化建设投入与保障机制,切实增强湾区人民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构筑共有精神家园。

创新驱动湾区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增强湾区人民文化获得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和科技融合,既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延伸了文化产业链,又集聚了大量创新人才,是朝阳产业,大有前途。”他强调,要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业态,提高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为实现数字文化供给与需求有效对接,湾区数字文化建设要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加速文化产业数字化布局,培育以文化体验为主要特征的文化新业态,发展数字化文化消费新场景,大力发展线上线下一体化、在线在场相结合的数字化文化新体验。以现代化、创新性的数字语言讲好湾区故事,增强湾区文化的传播力、吸引力、感染力,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更好地构筑湾区人民共有精神家园。

全面提升湾区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水平,增强湾区人民文化幸福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发展信息网络技术,消除不同收入人群、不同地区间的数字鸿沟,努力实现优质文化教育资源均等化。”加快湾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要更加注重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均等化,促进文化服务和数字技术深度融合,确保“共建”“共享”相互促进,协同提升。通过优化湾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网络,着力推进公共文化资源全域化、全形态的数字化整合,提高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的覆盖率与普惠性,提升湾区整体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水平,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湾区人民,使人民享有更加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

完善湾区数字文化建设投入和保障机制,增强湾区人民文化安全感。“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健全的投入机制和科学的保障制度是湾区数字文化建设的坚实后盾。在投入机制方面,政府要优化投入政策,研究制定扶持数字文化建设的产业政策,落实和完善财政的支持政策,以确保湾区数字文化建设得到持续的财政支持。同时,要充分调动市场力量,引导社会资本有序参与湾区数字文化建设。在保障制度建设方面,要看到,数字技术为文化发展带来新活力的同时,也形成了许多风险点和空白领域。因此,必须科学规划关于湾区数字文化建设的制度设计,开展专题调研,制定相关安全标准,形成完善的数字文化监管体系,以实现湾区数字文化行业的规范健康发展,营造出安全的湾区数字文化发展环境。

以粤港澳大湾区为国际窗口,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乘风破浪,高挂云帆。以粤港澳大湾区为国际窗口,充分发挥文化交流枢纽作用,努力打造湾区数字文化高地,加强中外文化交流互鉴,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大湾区、走向全世界,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展现可亲、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发挥好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际文化窗口的交流作用。长期以来,粤港澳大湾区一直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是中国对外文化经贸往来的重要窗口,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时代,要进一步发挥好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文化交流窗口的作用,构建起全球范围的文化交流合作网络,强化湾区中外文化交流合作协同机制;鼓励湾区城市发展各具特色的对外文化交流品牌,以讲好中国故事为着力点,创新国际传播方式,加强湾区国际传播能力。近年来,大湾区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加强文化跨界交流,持续激活文化创新创造能力,为世界呈现出一幅幅充满活力和创意的中华文化新画卷。

打造湾区数字文化高地,深化中外数字文化交流互鉴。推进湾区数字文化建设,把大湾区打造成为充满活力的世界数字文化高地,推动我国同各国的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既要坚持独立自主,又要坚持对外开放,实现“引进来”和“走出去”双向推动,创造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数字文化产品,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要尊重不同国家之间的多样性和差异性,通过交流互鉴来拓宽视野,以包容的态度对待其他文明。要加强国际数字技术创新合作,加强国际数字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产品交流,打破文化界限,通过数字化平台、在线博物馆等方式让各国人民共享来自不同文明的丰富资源和成果。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湾区数字文化建设要始终立足于共同的文化根脉,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放入新的数字框架中,使其以更加直观、引人入胜的形式展现出来,让世界人民在数字文化交流中可以沉浸式地感受到博大精深、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同时,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下大气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发挥数字技术优势搭建国际传播平台,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增强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大湾区、走向全世界,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金羊网 文/蒋伟 官诺饶)

(作者分别系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南方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南方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编辑:邬嘉宏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