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平台转卖订单抽成近五成

来源:金羊网 作者:毕舸 发表时间:2024-01-16 08:06
金羊网  作者:毕舸  2024-01-16
要破解这一难题,有关部门需加强对网约车行业的精细化监管,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抽成总量限制机制,强化平台责任。

□毕舸

1月15日,据上观新闻报道,记者通过高德地图下单,系统显示订单被派发给方舟行平台的司机。单程共计11.77公里,用时35分钟,共支付车费40.2元,司机实收金额仅23元。也就是说,四成以上的费用都被平台收取。记者调查发现,这一现象并非个案,甚至有平台收入费用比例高达五成。

由此 ,一个奇怪的现象被揭开:在新型网约车聚合平台模式下,部分订单被层层转卖,导致最终抽成费用远超30%这一业内公认的监管“红线”,不仅侵犯了司机权益,也对乘客的权益和整个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为何这一现象发生于网约车聚合平台?当前,网约车平台存在三种发展模式——纯自营出行平台、自营+聚合出行平台,以及纯聚合出行平台。自营网约车平台由于具备自有的运力和服务体系,其抽成透明度相对较高,更易于监管。相比之下,聚合平台运营模式的特点,让问题更为复杂隐蔽,需要监管部门从制度层面予以关注和规制。

聚合出行平台以其独特的商业模式,在短短几年内异军突起。通过聚合多家中小出行服务商,平台将海量订单分发给各个承运方,看似高效整合资源,实则滋生了“订单转卖”的灰色地带。流量平台将订单分发到一众中小平台,中小平台再匹配订单给到具体的承运司机,分发过程中就会产生一定的费用,也就是订单的“转卖费”,平台收取的转卖费有时甚至会高于实际承运平台的抽佣。最终导致司机实际收入大幅缩水,乘客支付的车费大量流入中间环节,而非直接用于提升服务质量和安全水平。

网约车订单被转卖,实质上是利益的层层分包。在这一过程中,原本属于乘客与平台之间的服务关系,被扭曲为复杂的利益链条。每一层转卖,都意味着利益的重新分配。对于聚合平台而言,他们乐于通过转卖订单获取高额利润,还规避了原本应当承担的责任与风险。这种利益分包的模式,将原本简单的交易变得复杂化,从而滋生了诸多问题。

与此同时,聚合平台这一经营模式严重挤压了网约车司机的合理收入空间,长此以往损害司机职业尊严,降低服务质量,并可能导致驾驶员因过度劳累引发的安全隐患。

对于乘客而言,高昂的中间费用实际上是由自己来买单,这不但降低了出行性价比,同时还削弱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在订单被转卖的过程中,服务商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可能会降低车辆和服务标准,导致乘客的出行体验受损。此外,由于责任被层层分包,聚合平台、服务商、司机三者之间责任界限模糊,乘客的投诉与纠纷,很难得到妥善解决。

对于整个行业而言,网约车订单被转卖带来的危害,更是不可小觑。一方面,这种行为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导致不正当竞争加剧;另一方面,它损害了行业的形象和公信力,使消费者对网约车行业的信任度降低。这种不规范操作,也无疑挑战了有关部门对于现行网约车行业的监管要求,与此前明确提出的bvt降低平台抽成比例、为司机减负、让乘客出行更安全可靠等要求背道而驰,长此以往,这将对行业的健康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要破解这一难题,有关部门需加强对网约车行业的精细化监管,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抽成总量限制机制,强化平台责任。网约车聚合平台则应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加强对服务商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其服务质量达标,所有涉及订单分配的平台明示抽成详情,做到全程透明,且抽取的服务费用总和不得超过30%,保障司机与乘客的合法权益。

除了政府监管、舆论监督和公众投诉外,网约车行业自律也必不可少。有关部门应推动建立行业自律联盟,鼓励平台企业自觉遵守相关规定,共同维护公平竞争环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网约车聚合平台这一新兴业态,为社会公众提供便捷高效的出行服务,而不是沦为利益层层抽成、责任被分包的灰色利益链条。

(作者是知名财经评论员)

编辑:郑健龙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