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这一重要论断凸显了乡村振兴在推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揭示了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核心作用。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视域下,本身强调的就是以新技术深化应用为驱动,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为乡村振兴人才培育提供了新思路。高校作为当今社会高层次人才培育的核心场所,应当紧密结合新时代背景下的农业发展需求和人才成长规律,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高树党建引领,靶向发力赋能乡村人才振兴。
一是党建引领下的人才培育理念更新。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视域背景下,高校党建赋能乡村振兴人才培育的理念亟须更新。高校党组织在赋能乡村振兴人才培育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传统农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更要重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新质生产力相关人才的培育。通过党建共建,强化高校师生、村镇干部、村民对于新质生产力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将高校人才培育理念和方向与新时代高新农业产业发展趋势相适应,同乡村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相匹配。
二是党建引领下的人才培育资源整合。高校党建赋能乡村振兴人才培训需要充分利用好多平台教育资源。通过校企共建、校地共建,整合党建红色资源和教育平台,建立乡村振兴人才培育实践基地,提供检验理论知识的实训课程。相关教学课程应当涵盖现代农业科技、农业经济管理、农村社会服务等领域,以满足乡村振兴多方面的人才需求。同时部分课程应当面向村镇居民开放,为培育新时代新农人提供支持。
三是强化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新质生产力的培养强调实践和创新。高校党建赋能下的人才培育应注重实践能力的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提高。高校党组织要以党员为先锋队,派驻科技特派员队伍,建立农业科技示范点、农业创新实验室、科技小院等科技成果转化平台,让人才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新质生产力的应用。同时,鼓励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支持高校培育的人才积极投入农业科技研究和乡村创新创业活动。
四是构建跨界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人才具备跨界融合的能力。高校党建赋能下的乡村振兴人才培育应打破传统学科界限,构建跨学科、跨领域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校地共建党建活动,促进农业科技、信息技术、生态环境等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培育具备综合素质和跨界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五是完善激励与保障机制。为了吸引和留住人才,党建赋能下的乡村振兴人才培育还需要完善激励和保障机制。这包括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路径、合理的薪酬待遇、完善的社会保障等,确保人才能够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最大效能。
通过上述路径探析,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视域背景下,高校党建赋能乡村人才培育能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可以有效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乡村产业、人才等全面振兴。
(作者:吉燕,仲恺农业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