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反映到学校,就是要深化学校管理改革,推进学校治理现代化。学校治理现代化应有其基本特征,这些基本特征应包括加强顶层设计、理论指导实践、多主体协调联动等。
基于这样的认识,近几年南沙华附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不断深化学校内部改革,构建现代化的学校治理体系,赋能高质量发展,教师展现出“仁厚协调,勤勉严谨”的教风,学生展现出“自觉好奇,刻苦踏实”的学风,立德树人、发展素质教育成效凸显。
构建并实施学校发展方略,引领高质量发展
学校领导班子深入研究了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新发展理念、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南沙教育发展理念、华南师范大学校训,以及南沙华附本身的发展期盼、困境等,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学校发展方略,表述为“遵循一个思路,围绕一个体系,聚焦两个重点,实施五种策略(简称“1125”方略)”。
“遵循一个思路”:这个思路就是学校工作总思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践行学校发展方略,实现高质量发展,办成特色凸显的现代化名校。工作总思路的明确明晰了学校立德树人活动的方向、原则、目标、策略等。
“围绕一个体系”:这个体系就是学校办学理念体系,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理念文化,也是师生要逐步消化、内化和外化的内容要求和言行准则,对师生发展起着激励和促进作用。办学理念体系由八要素组成,包括“崇学明理,创新致远”校训、“求真务实,固基强本”办学理念、“特色凸显的现代化名校”办学目标、“更满意的自己,能报国的人才”培养目标、“敢想实干,善搏乐为”学校精神、“正直朴实,坚韧高效”校风、“仁厚协调,勤勉严谨”教风和“自觉好奇,刻苦踏实”学风。办学理念体系既预设了问题,又提出了化解问题的方法;既是师生修炼的内容,又是师生形成新的良好言行习惯的梯子;既是学校制度建设的价值取向,又是师生综合素质提高的表征以及学校高质量的要求。
“聚焦两个重点”:强调学校立德树人活动的各领域、各环节要着力于“提高师生员工综合素质”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要通过提高综合素质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实施五种策略”:办学理念体系要从观念转化为师生的现实表现,必须依赖相应路径,这路径就是实施五种策略:一是“三鼓”:鼓舞学生学习斗志,鼓励学生积极发问,鼓足教师工作干劲;二是“四抓”:抓好校园文化建设,抓好学生良好行为养成培育,抓好学生社团建设,抓好设备设施的配齐与育人功能的开发;三是“五研”:研读相关法律法规,研究学生心理和学习,研究中考和高考备考,研究师生评价;四是“六变”:人的发展观念要变,思维方式要变,教学方法要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变,对待工作、学习的价值认识要变,对待自身的工作、学习评价要变;五是“七强”:强化高质量发展意识,强化生命教育,强化党政工团队家的建设,强化学生自我管理,强化教学改革与创新,强化竞赛组织与辅导,强化校外合作。
构建并实施现代化的学校治理体系,保证发展方略落地
有言道,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影响内容。基于学校发展方略角度理解学校发展和探索学校发展,学校发展本质上是学校发展方略现实化的程度。学校发展方略转化为现实的程度越高,学校发展的质量就越高。作为内容、观念性的学校方略,要转化为现实,要求学校立足实际创新治理模式,整合、优化资源配置,支撑学校发展方略的落地。为此,在学校治理、学生培养、德育开展、课程设置、教学改革、教师发展等方面改革创新,助推学校发展方略落地,赋能高质量发展。
一是构建并实施了方略导引下的“双线七位一体”现代学校治理模式。“双线”指“战线”和“护线”,“战线”包括党组织、行政部门、工会、团委、少先队,“护线”包括“校务监督委员会、家委会”;“一体”指学校的培养目标“更满意的自己,能报国的人才”,“双线”中的七个部门均围绕这个目标任务协同发力。对于行政部门,设有学校党政办、安全处、德育处、教学处、教师发展处、体卫艺劳处、总务处、财务报账中心(简称“一室六处一中心”)。现代学校治理模式的实施使学校立德树人活动更加系统有序,科学高效,焕发了新活力。
二是构建并实施了“一核四行”育人模式。“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立德树人”、“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等教育价值追求具体反映到南沙华附就是把学生培养成为“更满意的自己,能报国的人才”,这个培养目标就是育人模式的“一核”。为使培养目标现实化,实施了四项行动举措,这就是“四行”:分别为“聚焦两个重点”:聚焦提高师生员工的综合素质,聚焦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采取三条路径”:课堂、辅导、活动;“建设四类文化”:理念、制度、行为和物质文化;“实施五种策略”:“三鼓”、“四抓”、“五研”、“六变”、“七强”,通过四项行动举措的落实把学生培养成为理想越来越远大、信念越来越坚定、品德越来越高尚、情感越来越深厚、知识越来越丰富、能力越来越突出、身体越来越结实、心理越来越健康的能报国的人才。
三是构建并实施“三层五环一体”德育模式。学校确立了“育心塑行”德育理念,理念的现实化要求凝心聚力,整合资源,分工合作,各司其责,创新德育模式。“三层五环一体”德育模式正是基于这样需求而建构的。“三层”指学校、年级、班级三个层面;“五环”指“建、育、练、查、改”五个环节,环环相扣;“一体”指“育心塑行”,强调“三层”和“五环”均围绕“育心塑行”这个中心任务展开,通过“三层”和“五环”培育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是构建并实施“一核三层四维”课程结构以及“一核九径”系统性课堂。学校“育全培优”教学理念要求全面培养学生、培育每个学生,促进学生优质发展、优势发展。然而,“育全培优”核心理念、价值追求的现实化要求整合、丰富和优化课程结构,改革课堂教学。因此,在课程结构方面,设置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相对应的是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和探究性课程,这就形成了课程的“三层”。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学校从地域文化、学校特点入手,开发了系列“红棉”校本课程,分设四个模块:育心塑行、博闻强基、育能赏美、强体炼志,这就是“四维”。“三层”的课程和“四维”的课程均服务于、助力于实现“更满意的自己,能报国的人才”这个核心目标追求。
课程设置有其价值追求,教材编写也有其价值追求。无论课程的抑或教材的价值追求,终归要通过课堂实现,唯有通过在一节节课上师生的演绎才得以显性化,才可以在学生身上内化与外化。因此,学校从推动“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理念现实化出发,印发了“提高课堂教学效能的若干意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若干意见”总共十条:明确教学目标,使教学有的放矢;富有激情活力,使课堂充满生气;熟悉讲授内容,使师生精彩互动;生成建构知识,使能力得以培养;重视新旧相兼,使知识富有系统;育心育智并行,使课堂富有生命;重视四维培养,使学生更具理性;关注板书设计,使知识提纲挈领;巡走学生中间,使学生更加专注;协调不同全体,使课堂美其所美。其中第一条明确一节课的目标,其它九条是紧扣第一条展开,服务于第一条,故称为“一核九径”系统性课堂,通过课堂模式的创构实施,把教材的目标转化为学生的成长本领。充满活力和创新、互动生成的课堂正在南沙华附形成。
五是构建并实施教师职业进阶“三维”模式。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的职业进阶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办学目标的关键。为推动教师职业进阶,学校在把队伍的建设与教学改革创新结合起来推进,教师职业进阶“三维”模式。“三维”指进阶内容、进阶目标、进阶路径。在进阶内容上着力从理想信念、品德情感、知识能力、身体心理八方面对管理团队和教师团队开展培训;在进阶目标上,不同群体目标各异。对于管理团队,其进阶目标为“六心”:忠心、同心、雄心、信心、恒心和热心;对于教师团队,其进阶目标为“三层次目标”: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受学校器重的老师,受教育事业青睐的老师。在进阶路径上内外联动。在“外”方面,根据上级要求选拔、安排教师参加相关培训,引进高层次人才;在“内”方面,实施“八路并进”措施:专题培训、书信交流、青蓝工程、研讨示范、专家指导、荣誉促进、实践反思和自我修炼。内外联动、八路并进、“三维”协同发力,促进教师综合素质提升。
实施现代化的学校治理体系,产生了可喜发展业绩
学校治理的系列改革创新举措的实施,推动了学校高质量发展,产生了可喜业绩。
一是教学业绩突出。近几年学校各年级成绩在南沙区始终保持名列前茅。2021首届学生参加高考,至今,连续三届高考业绩突出,成为广州市本科线或特控线(重本线)加工值最强学校。
二是竞赛业绩喜人。近三年在各类竞赛中有学生1009人次获奖,其中市级405人,省级106人,国级80人。
三是教研业绩凸显。学校教师主持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课题1项,教育部课程与教材研究所课题1项,省课题1项,广州市重点课题2项,市课题22项;参与国家级课题1项,省课题1项。
四是各界关注度高。广东省、广州市教育部门领导,南沙区委区委区政府领导、华南师范大学等领导先后深入学校调研指导,给予了学校发展极大的肯定。如,华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认为,南沙华附理念新、育人实,活力足、发展快,校园美、前景广;南沙区委区政府、区教育局对南沙华附支持大、力度强,肯定多、期望高。与此同时,2023年有来自山西、陕西、黑龙江、新疆、福建、贵州、香港以及本省各个地级市的中小学同行19批共800多人莅临南沙华附参观交流,对学校文化、发展方略、校园环境、学校管理、办学业绩等予以了很好评价。
学习强国、《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南方日报》、新华网、中新网等主动关注、无私宣传报道南沙华附。
2023年4月中国教育电视台“魅力中国”栏目以《做更满意的自己,能报国的人才》为主题介绍了学校发展概况。
五是学校获奖增多。如学校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校园网球特色学校、全国中小学国防教育示范校、广东省示范性教师教育实践基地、广东省中小学信息化中心校、广东省“绿色学校”、广东省依法治校达标校、广州市更高水平安全文明校园,广州市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广州市红色教育示范校、广州市深度教学课堂改革实验学校等。(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南沙中学 林天伦、何昭华、林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