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价值追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深刻体悟美好生活的丰富意涵、时代阐释、实践遵循,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美好生活”的丰富意涵
美好生活是一个有机整体,是“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它既是一种主观建构,又是一种客观状态,蕴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多重关系。
从历史底蕴讲,美好生活是数千年人类社会的普遍追求。《礼记·礼运》描述的“大同”“小康”的完美社会、《庄子》刻画的“含哺而熙,鼓腹而游”的至德之世,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落英缤纷的桃花源更是东方哲学中的理想境界。近代以降,太平天国提出“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施政主张,康有为笔下“太平世人无私家,无私室,无私产,无私店”的大同世界,都为美好生活提供了某种范本。不独中国,西方哲学家们也在探寻通达美好生活的路径:柏拉图的理想国、莫尔的“乌托邦”、培根的新大西岛构筑了虚幻的彼岸幸福;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的机体生活”、海德格尔的“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开启了人们对全新生活模式的深刻思考。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这样描写“美好生活的人”:“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更是直接指出,共产主义是以“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成为了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理想,也被视作衡量社会发展的重要尺度。
从哲学内涵讲,美好生活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最终动因。需求使人有所追求,是人的一切活动和行为的原始根据。马克思认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而且“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人以其需要的无限性和广泛性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这样,“需要—实践—满足—新的需要”的过程,就构成了事物前进发展的基本逻辑。随着人的需要日益丰富和全面,人的实践也更具广度和深度。这种需求的丰富和全面,既体现在需要的横向多样上,也体现在需要的纵向层次上。“历史总是伴随着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脚步向前发展的”——人民群众作为创造历史的主体,既是“剧中人”,也是“剧作者”,不仅创造了丰富物质财富满足自己的基本生存,还创造了精神文化满足对美的规律认识、对人的价值诉求,也推动着改造外部世界、促进社会进步的进程。
“美好生活”的时代阐释
现代化之路上,中国共产党人孜孜以求的“人民美好生活”,不仅融汇了静水流深的文化渊源和壁立千仞的哲学高度,更是综贯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逻辑,契合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实现了发展理念的时代升华,提供了美好生活定义的崭新注解。
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逻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牢记和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是贯穿我们党百年奋斗史的一条红线。”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为此朋心合力、穿荆度棘:革命时期,领导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奠定美好生活的政治基础;新中国成立初期,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夯实美好生活的民生基础;改革开放,推动经济体制改革,极大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新时代,持续深化改革,关注民生福祉,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推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事业等全面发展,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目下,一条条民生“实线”织就了一张张民生“幸福网”,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公共服务体系清晰地标注着人民美好生活的刻度。以广东为例,2023年,全省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幼儿占比85%以上,义务教育公办学位比例在95%以上,超过50家县级公立医院达到三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水平,率先实施集中供养儿童照料护理补贴,3431家“长者饭堂”让更多老年人在家门口吃上“暖心饭”……在稳与进中答好“民生考卷”,让群众享受高质量发展的成果,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初心不改、大道不移的为民情怀。
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让更多发展成果转化为人们可感可及的美好生活,是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贯穿于“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实践中,伴生于“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不懈追求中,涵括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统筹兼顾中,蕴蓄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行动与感悟中,内置于“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坚定抉择中。被习近平总书记寄予厚望、要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的广东,经济总量已连续35年居全国首位,为人民美好生活奠定了丰厚基础——民生类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七成,岭南文化活化传承,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日益厚植……这些,不仅较好满足了人们高质量的文化需求、丰富的情感需求、有品质的审美需求,而且有力提升了人们的安全感、获得感、满足感。如果说民殷财阜的物质生活和广袤丰盈的精神生活,让广东人民的美好生活更有“厚度”,那么,春和景明的自然环境和开放包容的社会环境,则让广东人民的美好生活更有“温度”。
发展理念的时代升华。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认识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不是抽象的静止的,而是具体的动态的,从“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转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意味着我国长期所处的短缺经济和供给不足的状况已发生根本性改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总体上已经从“有没有”转向“美不美”“好不好”“优不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但也很朴素,归根结底就是让全体中国人都过上更好的日子”。“让全体中国人都过上更好的日子”,要求我们党必须洞悉社会发展的形势之变,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之变,通过更有效率、更具质量、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来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就是要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向着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供需更高水平动态平衡的阶段迈进。
“美好生活”的实践遵循
人民美好生活的“硬度”,折射着中国发展的“热度”。在为民生、暖民心上找准政策发力点,在纾民困、解民忧上找到经济增长点,在顺民意、兴民利上获取持续动力源,我们才能在高质量发展中,画出更多上扬的“美好曲线”。
从回应民生期盼中找准政策发力点。民之所望,政之所向。民生热点,始终是我们政策的靶点、工作的落点。2019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将之前的“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升级成为“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标准明显提高。2023年12月,《广东省“民生十大工程”五年行动计划(2023—2027年)》印发实施。在这张徐徐铺展的南粤美好生活蓝图上,可持续、全生命周期的公共服务体系清晰可见,均衡性、可及性成为显著标识:健全普惠性托幼服务制度,实现“幼有善育”;完善优质均衡基础教育体系,实现“学有优教”;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现“劳有厚得”;加快建设创新医疗服务体系,实现“病有良医”;优化养老保障体系,实现“老有颐养”;织密社会保障网络,实现“弱有众扶”;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实现“住有宜居”。这样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这样回应人民期待的发展,一定会有华实必茂、光澜必章的未来。
从解决群众难题中培育经济增长点。高质量的民生工作,必须学会算“大账”、算长远账、算综合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可以增进社会消费预期,有利于扩大内需,抓民生也是抓发展。”历史已经证明,无论是守护就业社保的民生之本、满足公共服务的民生之需,还是解决全龄段的民生之忧,都能把民生的“温度计”、社会的“稳定器”打造成经济的“晴雨表”,实现稳增长和惠民生相互促进、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同频共振、发展指数与幸福指数同步提升。因此,我们要以发展思维看待补民生短板问题,将社会资源集中于民生建设,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发展中的堵点、痛点、难点、空白点转化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让民生与发展相互赋能,从而有效拉动内需和释放消费潜力,形成最有效率的经济增长模式,不断推动更加包容、平衡、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
从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中获得持续动力源。增进民生福祉,只有比较级,没有最高级;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大家过上更好生活,我们不能满足于眼前的成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一方面,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是我们党上不封顶的永恒目标;另一方面,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激励着人们同心逐梦、凯歌以行,不断向更高的境界攀登。当前,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入推进,我们要适应人民高品质生活和居民消费升级的趋势和方向,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国内市场独特优势,不断迭代出新生的、丰富的、高层次的消费需求,以此激发创新潜能,揭示破题方向,畅通经济循环,赋予高质量发展更为持久澎湃的内生动力。例如,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引擎,培育适应美好生活的新业态、新生态;以数字技术为依托,全方位推动科技惠民;以绿色、低碳为发展理念,推进全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型等等。这样不断提高社会供给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适配性,不断调整供给结构、提高供给质量,就可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要。(金羊网 文/李宜航)
(作者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