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出版的第10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注入强劲动力》。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人类历史的伟大创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强改革顶层设计,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推动改革开放向更深层次挺进、更广阔领域迈进。回顾这些年改革工作,我们提出的一系列创新理论、采取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突破,开创了以改革开放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新局面。实践充分证明,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伟大目标和伟大梦想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不论是完善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还是持续深入推动科技体制改革,锐意改革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和组织管理方式,抑或是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制度框架,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一项项改革顺应群众期待,回答时代之问,形成了改革理论和政策的一系列新的重大突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当前,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前所未有。我们必须坚持用改革的办法,大力破解许多深层次矛盾和复杂问题,自觉和主动运用改革的办法和手段,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发展,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奠定科学的制度基础和环境。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党的二十大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这是党中央对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坚持“人民有所呼,改革就要有所应”,聚焦解决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着力体现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新理念,以新的历史使命和历史担当推动全面深化改革。要以弥补发展短板和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为新的出发点,紧紧围绕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通过一系列全方位、深层次、根本性的改革,提升发展的协调性、整体性和可持续性。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新的赶考路上,必须紧紧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科学统筹各项改革任务,推出一批能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招,处理好改革“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关系,既要有顶层设计又要形成完善督办协调、督察落实、考评激励、责任追究等工作机制,既要有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坚持问题导向提出改革举措,又要有对各项改革成效的评估考核体系,确立绩效评价机制,以钉钉子精神推动改革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让我们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作为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的重要抓手,把准方向、守正创新、真抓实干,在新征程上谱写改革开放新篇章!(金羊网 文/黄宗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