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是第八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主题为“弘扬科学家精神,勇当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排头兵”。今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将推出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增强科技工作者的获得感荣誉感和科技报国的使命感紧迫感,促进形成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的强大合力。
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神威·太湖之光”闪耀世界;复兴号高铁、C919大飞机走出国门;“探月”“探火”问鼎苍穹……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载人航天、量子通信、超级计算、航空母舰等领域取得一大批标志性成果。李四光、钱学森、陈景润、黄大年、南仁东……一项项历史性成就的背后,是一代又一代矢志报国的科学家前赴后继、接续奋斗的结果。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一代代科学家在长期科学实践中铸就的科学家精神,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岁月的长河中历久弥新、催人奋进。
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爱国是科学家精神的第一要义。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一代又一代科学家怀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凭借精湛的学术造诣、宽广的科学视野,奉献智慧和心血,为科学技术进步、人民生活改善、中华民族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广大科技工作者秉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主动肩负起历史重任,着力攻克事关国家安全、经济发展、生态保护、民生改善的基础前沿难题和核心关键技术,把自己的科学追求融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就一定能汇聚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磅礴力量,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光荣业绩。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国际竞争格局复杂严峻,全球科技创新发展的中长期态势也在发生重大变化。我国“十四五”时期以及更长时期的发展对加快科技创新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没有挺得起腰的科学家精神,很难有站得住脚的科技成果。形势逼人,挑战逼人,使命逼人。广大科技工作者唯有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坚持“四个面向”,坚定勇攀科技高峰志向,敢于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寻新路径,积极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在解决关键核心技术问题上强化担当作为,多出“从0到1”的成果,在一些领域实现并跑领跑,才能更好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科技创新重任,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高水平的科技成果既需要“敢为天下先”的自信和勇气,也需要保持“甘坐冷板凳”和“十年磨一剑”的耐性和定力。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坚持求实奉献的作风,把热爱科学、探求真理作为毕生追求,始终保持对科学的好奇心,坚持解放思想、独立思辨、理性质疑,坚持立德为先、诚信为本,大胆假设、认真求证,静心笃志、心无旁骛、力戒浮躁,甘坐“冷板凳”,肯下“数十年磨一剑”的苦功夫,不迷信学术权威,不盲目追逐热点,不随意变换研究方向,坚决摒弃拜金主义,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良好风尚中率先垂范。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新时代新征程上,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把自己的科学追求融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一定能够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科技创新重任,砥砺担当、勇毅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金羊网 文/黄宗跃)